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减负行动要迎合基层干部“口味”

更新时间:2019-08-25 18:50:33 来源: 作者:勇军 浏览1193次 文字大小:

今年初,党中央发布减负通知,明令给基层干部减压松绑。半年过去,各地想了不少办法,狠刹会风、精简文件、减少督查,大为减轻了基层负担。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基层干部直呼“遭不住”。《半月谈》关于基层减负的年中观察将这些现象概括为“口号喊得响,获得感不强”。

    其实,为了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工作安排,各地陆续启动了减负行动。有的直接拿“文山会海”开刀,会议数量要削减30%,一般性材料不超过3000字;有的将矛头对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闭了近90%的政务新媒体;还有的减少了平时检查督查的次数……

按理说,有了如此多的“实招”,基层干部的减负感受应该非常明显,为何还“获得感不强”呢?显然,目标很明确,方向也不错,关键在落实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味,本应该作为减负主角的基层,反而成了“旁观者”,没有真正迎合干部的“口味”,没有减到症结上,基层干部有此反感,也确属正常。

要抱着“一切为了基层”而减负。尤其是广大上级职能部门,宁可牺牲自身利益,也要把基层干部的负担减下来,切不可为了自己工作轻松,就把压力推给基层,把苦活安排给基层,搞“层层加码”那一套。主动与基层厘清职能职责,主动把自己的任务担起来,多让自己当工作主角,基层当配角,发自内心为基层减负。

要抱着“基层干部满意”来减负。基层干部是减负的受益人,他们满不满意,直接关系到减负行动的成败。为此,在减负措施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要多了解基层干部的心声,察看他们的反映,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及时调整策略,将力气用在点子上,确保所有的付出,能让基层干部有获得感。

要抱着“系统解题思路”来减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减负行动就是一道“综合题”,需要系统的解题思路,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零星、分散的措施上单刀直入。要对一个地方、一个系统、一个行业的负担情况,进行全面地梳理,并深入剖析产生的根源,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彻底治愈。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