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无效政策的滋生“土壤”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制定政策时常出现“不接地气”的情况,导致“不易操作”“不合时宜”的政策频频出现:有的政策“短命”,有的盲目“画饼”,有的完全沦为“空文”……(8月19日中国新闻网)
说实话,无论是慌忙出了政策,又急忙叫停废止的“短命政策”,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并没具体落实的“画饼政策”,都主要发生在一些基层。有的政策出台几天就“夭折”,有的政策却长期躺在纸面上“睡大觉”,完全失去了该有的作用和意义,而且也透支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给老百姓带来认识上的误区,产生一些误会。
凡事皆有根源,无效政策的滋生,主要来自于三大原因:一是决策不够慎重和科学,有的地方在出台制度时,考虑不周,过余片面,并且没有充分征求各部门、人民群众的意见,导致政策接不上“地气”,无法运行落实;二是对上应付心态使然,有的政策自上而下强制性出台,一级级“依葫芦画瓢”,没有多少意义,导致基层在对接时敷衍应付,没有动真格;三是“拍脑袋”决策,有的领导干部搞“一言堂”,仅凭想当然指挥安排,作出一些承诺,但真正到了兑现时,又言而无信。
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从根本上讲,还是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担当,对政策制度出台缺少敬畏、谨慎之心。按理说,一个制度要出台,首先要由责任单位起草,再经过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在会上审议,最终经签发单位审核后,方能正式出文。可以说,制度的出台环环相扣,严密把关,集中了众人的智慧,也发挥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势,为何就挡不住“短命政策”“画饼政策”呢?层层把关异变为“层层放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是无效政策滋生的重要“心理土壤”。
其实,政策出台前的审核环节已经十分严密,关键还是责任心不强,只有加大事后倒查问责力度,对造成社会严重影响、透支政府公信力的政策,从严问责相关的责任人,才能形成强有力震慑,清除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不想作为、不愿负责的懒政心态。唯有如此,才能让政策的数量降下来,质量提上去,充满着活力,真正落地生根见效。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