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帮扶需防“过犹不及”
啃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既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真帮真扶,也需要贫困户自强不息、苦干实干。然而,当前部分贫困地区人为拔高“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加码”干部扶贫任务,造成一些扶贫政策“福利化”倾向。经如此“过度帮扶”,一些地区不仅负债压力加大,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也减弱。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全国各地如此拼足干劲,主要还是因为任务重、压力大,而且离全面脱贫的日子越来越近,如果拖了后腿,干部会因此而受罚。为此,不管贫困群众怎么样,帮扶干部都在一如既往地努力,甚至一些地方为了安抚好贫困群众,为了在脱贫的最后日子里不出差错,脱离自身承受能力,不断加大帮扶的物质投入力度,出现“过度帮扶”倾向。
由于农村贫困人口大多疾病缠身,解决就医难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据了解,有的地方不断提高医疗扶贫的政府兜底力度,甚至制定了全兜底的免费医疗政策。可实际上,对于这些贫困地区,完全没有经济能力长期坚持下去,而真正的初衷,恐怕还是为了暂时应付,确保顺利度过2020年脱贫验收。
毫无疑问,“过度帮扶”的危害大于意义,对当地政府来讲,财力本就捉襟见肘,进一步增加许多开支,财力将变得更加困难,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对扶贫干部来讲,也将增加许多工作量,干得更加辛苦;对贫困群众来讲,更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干与不干,政府都会兜底,打消自力更生积极性,消极享受各种扶贫政策。
思路决定出路,脱贫帮扶急不得,更应付不得,如果不能激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释放出自力更生能量,尽然不能长久。即便通过“过度帮扶”能让群众短期无忧,却不能长期执行,留下诸多“后遗症”,一旦政策取消时,群众又会不满,甚至抱怨上访,增加社会维稳压力。
为此,精准扶贫要一步一步来,也要切合当地实情,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不急功近利,不投机取巧,切实通过扎实的日常基本功,带动群众大胆致富,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彻底铲除“穷根”。否则,只靠政府、干部全身心投入,越俎代庖一手包办包干,难以持续,迟早会前功尽弃。首页推荐
【观点】遵规守纪锐意进取安心办事 (2024-07-23)
改革发展成效人民说了算 (2024-07-14)
以铁纪护航强国建设复兴伟业 (2024-05-25)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幽默小短文.. (2024-05-05)
新时代干部重在严守政治规矩 (2024-04-28)
强党性服务于民整治形式官僚 (2024-04-23)
夜 (2024-04-10)
24小时新闻资讯排行
24小时工程资料排行
文章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