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政务APP不能只看“数据”繁荣

更新时间:2019-06-23 15:33:24 来源: 作者:赵荪愚 浏览1173次 文字大小:

工作群、政务平台太多,同质化严重,是基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中国开通认证的政务微博账号已达17万个,政务微信公众号已超50万个,政务移动客户端及入驻短视频平台的政务公号也初具规模。

   单从一系列繁荣的数据,就能感受到政务APP如雨后的春笋,处于遍地开花的状态。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运用政务新模式,这种理念是值得肯定的,毕竟目的还是为了便民利民。可实际上,泛滥的政务APP却离初衷相距甚远,有的地方还要求基层干部下载安装,日积月累,基层干部手机上的政务APP越来越多,反而成为一种负担。正如一名乡镇干部所感叹:“我不累,手机都累了!”

按理说,政务APP的服务对象是普通群众,为何非要基层干部下载充量?说到底,还是政务APP“遇冷”所致,不受普通群众待见,只好通过行政渠道,安排基层干部来当“观众”。殊不知,APP上的一些“打卡”任务,却变相增加了基层干部负担,有的为了完成这些附加任务,甚至荒了主业,成为典型的“指尖上形式主义”。

其实,政务APP走到这种尴尬的地步,完全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不是群众太挑剔,而是政务平台内容质量不高所致。有的信息发布不及时,延迟太长;有的内容纯粹复制粘贴,没有可读性;还有的不能互动,对群众提问没有回音,如此种种。要么是“空壳”,要么是空转,又怎么可能吸来粉丝!

单靠给基层干部施压,安排浏览任务,维持可得可怜的点击量,也是“僵死”状态,完全没有意义。要么及时转变思路,加强日常管理,坚持高标准更新,让内容的更新有可读性、有时效性,群众质疑有准确回应,能够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帮助到群众日常生活。要么痛下决心,关闭这种毫无意义的APP,不让其浪费资源,让基层干部反感。

政务APP是服务于民的工具路径,应该把质量摆在首位,数量次之,绝不能搞“一窝蜂”,盲目建设。否则,“数据”上看似繁荣,也仅是假政绩,没有多少意义。少而精,管理到位、反馈及时,才是政务APP的健康发展状态。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