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莫让优亲厚友成干部“致命弱点”

更新时间:2019-06-11 20:45:41 来源: 作者:云霞 浏览1112次 文字大小:

“我对不起党组织,愧对父老乡亲对我的信任,我愿意接受组织处理……”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别斯托别乡阿什勒布拉克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吾某回想起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懊悔不已。(6月3日中纪委网站)

经调查, 2015年至2016年期间,吾某利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之便,将23头扶贫牛发放给非贫困户的亲戚朋友,其中7头牛发给其亲属,16头牛发给向其说情打招呼的朋友。货真价实的贫困户,却与“扶贫牛”擦肩而过,好处都让村支书的亲朋好友得了,贫困户“望牛兴叹”,如此违背服务初心,违背上级政策本意,岂有不被查处之理!

固然,村干部通常来自于本村,在村里有各种亲朋好友,是很正常的事。如何端平“一碗水”,对所有村民一视同仁,不仅考验着村支书的干事能力,也检验着他的为民初心。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要说对亲朋好友完全没有照顾,做到六亲不认,保持一幅冰冷之心,也确实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应该坚持该有的原则,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能突破上级的政策精神,客观公正行使裁量权。

上级发放23头扶贫牛,必然是有指标要求的,对应着相关的贫困户。谁能够领取,谁不能领取,只需按照政策操作即可,村干部仅仅是个“二传手”,并没有多少决定权。可事实上,村干部掌握着上级政策的解释权、执行权,如果产生了私心,就很可能导致政策落实走空,让扶贫牛进不了贫困群众的家门。再加上,很多扶贫资金、物品、项目的落实,总是“静悄悄”私底下操作,绝大多数村民未必知情。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某些村干部看来,几乎是屡试不爽,即便自己不捞好处,也可让亲朋好友多受益。这种优亲厚友现象,在广大农村极为普遍,扶贫领域也是高发不断。究其原因,还是服务于民初心不牢,意志不坚,经不起利益的诱惑,经不起亲情的左右,打不破侥幸的心理。

扶贫领域的钱,是救命钱,一分一毫不能乱花;扶贫领域的牛,是救命牛,一只也不能错位发放。只有将他们分给最贫困、最需要的群众手里,才能点燃致富的“星星之火”,带动过上好日子。行权的同时,要知敬畏,敬畏权力不任性,敬畏人民保公平,切实当好群众身边的勤务员。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