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江地域文化看水文化的特性

更新时间:2015-07-02 08:25:52 来源: 作者: 浏览2973次 文字大小:

从潜江地域文化看水文化的特性

沈伟民  张晔 /文

   【摘要】:水的灵动造就了文化,水的流动融合了文化,荆楚文化的杰出代表老子以水论道、庄子凭水飞心、屈原涉水成章,因水而文之百家或汇流、分流,或干流、支流,终归于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汪洋之中。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务实深思,以及千湖之省湖北的崛起、汉水流域的生态建设、潜江的跨越发展,无不要求我们这些生活在荆楚大地上的中华儿女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水与文化的关系,怀仁者之心、行智者之法,以水为师,尊重水,善待水,借助水,科学治水,人水和谐,最终传承创新出包含荆楚文化在内的优秀水文化,而前进中的潜江正体现了新时代水文化与地域文化默契交融的关系。

   

潜江园林水乡新貌

   关键词:水文化潜江地域文化

   百川归海,诸水相通,水的灵动造就了文化,水的流动融合了文化。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交互孕育出了古巴比伦文化,尼罗河冲刷出了古埃及文化,地中海的海风吹拂出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黄河滔滔出了仰韶、大汶口等中原文化,长江滚滚出了屈家岭、河姆渡等荆楚文化……

   潜江,地处荆楚大地中心位置,抵长江、枕汉水、含东荆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本文拟以汉水之滨潜江地域文化为视角,以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的古今文化素材为基石,尝试在水文化与潜江地域文化的关系平台上作一敬畏之探索。

汉  江

绿绿葱葱的东荆河大堤

   一、水之和谐——龙湾遗址散发出的荆楚书香

   沿沪蓉高速公路西行至潜江出口,即进入中国明星市潜江的章华大道。章华大道名称源于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龙湾遗址”中的楚章华宫。“龙湾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离宫别院遗址群落,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位于“湖北水产第一镇”潜江市龙湾镇境内的马长湖畔、郑家湖边,其中章华台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湖北省四大保护遗址之一,成为国保单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台”。此台为东周楚灵王行宫,如今,春秋残片散发着荆楚书香,贝壳御道印证着屈子《九歌》:“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层林尽染”、“香樟滴翠”、“柳浪闻莺”等十大古景错落有致,催人遥想当年细腰宫女三歇而登章华台,八佾只博君王笑之盛景。

窃以为,大凡国都或行宫的选址,皆源于现实的特别需要或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楚灵王置行宫于龙湾的动机虽无从细考,但由龙湾镇处于东荆河畔的水域位置以及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就在此设立派出机构、公元16世纪中期改名“龙湾市”、清朝顺治年间设龙湾巡检司等史实可大胆推测,该地必为水患频仍而又得到成功治理之典范,故设制建台以铭功也。《太一生水》主张,《老子》中“道生一”之“一”指的就是水,提出水源于道(“太一生水”),水体现道(“太一藏于水”),水辅助道而生天(“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继有地及万物的观点。此外,水柔弱等特性又近似于道的性质,故有水“几于道”、“水者……万物之本原也”之说。而道为宇宙之根本,有道,世界得以均衡,水“几于道”,则水之均衡性不言自明。人,万物之灵长,和谐,均衡之极致,人作用于水,人水互动,则水之和谐性出。大禹治水成功始有国家之立,其精神相续,方有楚章华台。人水和谐而大治于此可见一斑。

沉睡两千多年的“天下第一台”楚章华台

   二、水之变通——地方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中的荆腔楚韵

   流传千古的“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等原生态民俗作为地方戏曲文化被潜江人完整保留至今并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潜江“花鼓之城”实至名归。以世界级剧作家、“中国戏剧泰斗”、潜江人曹禺为主体形成的现代话剧文化,通过潜江剧院、潜江群众文化艺术馆、潜江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曹禺实验花鼓戏楼、曹禺图书馆、曹禺公园(全球以戏剧家命名的两座公园之一)、曹禺纪念馆与正在修建的曹禺大剧院以及准备建设的曹禺文化街、民俗艺术馆、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等平台加以传承发展。从2004年11月举办的第一届曹禺文化周开始,潜江正努力朝“中国戏剧之都” 、“东方的斯特拉夫”目标迈进。大型花鼓戏《生命童话》,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台优秀地方戏曲剧目,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喜摘剧目奖、剧作奖、导演奖、舞台美术奖、表演奖等五项大奖,是全国65台参评剧目中获奖数量最多的11台剧目之一,是全国县(市)级文艺院团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剧目。

   文化硕果结于沛水之树,潜江尤多水。水虽有“就下”之本性,然如“势”(环境)不可挡,她也必能“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与圆则圆,遇方则方”,随物赋形。甚至,主动因“势”,“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最终“绵弱而微达”。潜江从传统戏曲重镇到现代话剧先锋的华丽转型,从荆楚本土向世界舞台的视野展望,是时代潮流使然,是与时俱进之举,是水无定势的变通性的强烈体现。

潜江市曹禺公园

   三、水之坚韧——红色革命文化中的“亡秦必楚”气概

   在现代革命史上,潜江这块饱含灵气的土地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的李汉俊、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等众多革命英才。“李氏双雄”是潜江人的骄傲。国民党元老李书城,鲁迅同窗,曾组织拒俄义勇队,主政广西陆军小学堂,培养出李宗仁、白崇禧等名将,与黄兴同戈领导辛亥革命,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讨袁护法运动。他在上海市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公馆,为中共一大的会址,建国后首任农业部长。李汉俊,中共一大代表,与董必武一起组建了湖北的第一个党支部,领导了“二七”大罢工。另有,革命团体“日知会”总干事刘静庵,巾帼英豪、新中国首任监察部部长钱瑛等。

   逐水而居、以堤为命的潜江人民的革命精神形成于对水的坚韧性的观察体验之中。孟子《孔子登东山章》将水性与人德类比,感叹“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文子•道原》则明确称道水的坚韧性为“击之不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灼之不熏,淖约流循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沦天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彻底地反帝反独裁反专制的革命气概,其志坚,其意韧,其行决,既是荆楚文化的内在本质,亦是水的坚韧性的集中表达:天下莫弱于水而万物莫能克之,柔而能刚,虽万折而必东!

修缮一新的中共一大的会址

   四、水之进取——教育文化培育的荆士楚才

   “惟楚有材”,教必有方。教育文化为荆楚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借教育得以流播广远。“汉出为潜”,斯地历来尚文重教,由石桥书院、白鹤书院、阳春书院、中洲书院、传经书院、史公书院、芦洑书院、钟台书院等到如今的潜江中学、广华中学、市特殊教育学校(“特校之花、江汉奇葩”)、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文风鼎盛,自宋代状元毕渐至现代戏剧巨匠曹禺,才人辈出。近20多年来更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荆士楚才相承,如江汉之水为一不断之传统。孔子认为“夫水者,……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又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川流不息,流水不腐,水的进取心使其“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神道设教,教育的功能不正是如此么?二者先天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常言道,学海无边,言学问如海般没有尽头。又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讲学习需要一种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返”的进取精神。更有至论“海到无边天作岸”,将水的进取心提升到自我更新、自我净化、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高度。呜呼,“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无形,“善”丰义,水无味而又有甘泉之名,潜江古哲时贤、良木俊才的搏击精神正源于水的进取心,“善”哉!

湖北省潜江中学

   五、水之谦卑——水乡园林文化的荆楚流韵

   潜江,从语源学上说,二字皆从水,从地理学上讲,系古云梦泽一角。汉水穿境而行,东荆河源流而出,百里长渠穿城而过,城南河绕城而行,此外田关河、西荆河等河流纵横交错,借粮湖、返湾湖、冯家湖、白露湖、张家湖、苏湖等湖泊星罗棋布,是为水乡。全市绿化覆盖率达40%,林木葱郁茂盛,且不论汉江东荆河堤防形成的“两岸四林”的防护林带,就是市内也是园中有林、林中有园,森林公园、水杉公园秀绝一方,真正的“绿色的城”,以至政府驻地就叫园林镇,地方名酒就唤园林青。尤为难得的是潜江还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水杉的第二故乡,保存有700多万株,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江汉水杉纪念碑”与前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题写的“水杉园林”更是强化了潜江水乡园林城市地位的共同认知度。

   水乡投园林以灵气,园林报水乡以秀气,水乡园林的完美结合铸就了潜江的钟灵毓秀,与荆楚文化的屈贾流韵不谋而合。水性柔顺向下(“其流也卑下”),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故谦卑心实乃水的自然本性。存此谦卑之心,方有可塑之性。即使世人眼中的才高气傲者,因所追求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其高者,不过志行;其傲者,不过自身。高浪起于平湖,洁水只为活源,隐士逸才的谦卑心是潜藏在意识深处的:海唯能卑处故百川归之。

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江汉水杉纪念碑”

   六、水之利他——产业文化的荆楚豪情大气

   潜江境内坐落着南方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其石油钻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据亚洲市场50%以上份额,其钠法漂粉精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年产能力3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产品98%销往东南亚、欧美等58个国家和地区。潜江拥有中国眼科药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其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潜江四家上市公司之一的永安药业的牛磺酸生产基地世界最大,销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潜江还是全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出口基地,小龙虾的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生产的小龙虾系列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被誉为“中国小龙虾之乡”,充分发挥了潜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并借着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这个平台,积极向世界龙虾产业之都迈进。

   这些大企业之所以落户潜江并发展壮大,除了潜江深厚的荆楚文化气息、优越的地理条件等因素外,更本质的是以企业社会责任感为动力的科技创新,是以水为师的积极成果。“夫水者,……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水广施众生,惠利万物,无言而至美,故孔子将理想中人的标准“仁”授誉于水,终《论语》,能获此殊荣的屈指可数。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在两千多年前发出“人是万物的尺度”雷霆之音,破自然崇拜,孔子则将水与完人并列,可见推崇之盛,而其泉眼实在于水的利他心,非此不足称“仁”。这种利他心,其他诸子也赞不绝口,“大苞群生而无私好,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潜江产业文化中洋溢的社会责任感正蕴含了水的这种利他心。

江汉油田

欣欣向荣的潜江经济开发区

   七、水之包容——旅游文化的荆楚平原特色

   潜江是武汉城市圈主要成员,处汉、宜正中,近天河、三峡机场,,是全省唯一平原湖区公路网络试点和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城市,318国道、沪蓉高速及沪蓉高铁横穿东西,潜监和荆潜两条省道纵贯南北,市域“五横三纵”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十里飘香的荷花莲蓬,笔直高耸的水杉林牵动着四面而来的摄像头,梅苑、芦洑宝塔等曹禺文化产业园建筑群、潜江博物馆、湖北世博馆、潜江体育中心吸引着各地的戏剧文化体育爱好者,潜江龙虾、尝香思等美味吊足了八方游客的胃口,楚灵王章华台上发思古之幽情,李汉俊纪念碑前怀革命之畅想,现正依托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和返湾湖湿地资源,推进以滨江游乐、生态湿地等水利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及相关景点建设,打响“平原第一坝”旅游品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熊口镇、“全省旅游名村”高石牌镇窑岭村、生态文化走廊、特色美食街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展开,年旅游人数达100万人次。

   水化生万物,万物复妆点水,闻水而至,循水而游,这就是水乡潜江旅游业的特色。“水为道也,广不可极,深不可测,长极无穷,远沦无涯,息耗减益过于不訾”,水形如此,其质又如何?“夫水者,……,受恶不让,似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有容,德行才大。方寸之心,亦应如海之未央,宽广博大,含孕天下。潜江,凭藉开阔的平原,交织的水网,便捷的交通,淳厚的民风,以发展水利文化来定位旅游文化,可谓有自知之明,有前瞻之见,因水兴市利民,其思路原动力不正是水的包容心吗?

风景如画的梅苑

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工程

   结语:

   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由荆楚文化可知水之特性本质,而由潜江水文化又兼知水与荆楚文化之通与达,这也许就是水之道。水本无言,治者有心,天人合一,人水一体,这也许就是人之道。《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这段话为我们理解水与荆楚文化做了最形象的说明,人类只有怀仁者之心、行智者之法,以水为师,尊重水,善待水,借助水,科学治水,和谐水利,水厚且善,才能创造出、载负起包含荆楚文化在内的优秀水文化之舟,最终形于其中而神乎其上!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水利志编篡委员会.湖北水利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潜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潜江市志【M】. 湖北:长江出版社,2011-07

   3.荆楚文化网.

   4.周耿、张松辉:《论<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是对老子道、物二元论的解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