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亳州市“水活”工程建设与城区防洪的思考
主题词:“水活”工程 引水 城市防洪
摘要: 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建设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亲水廊道,提出了“地净、路畅、水活、天蓝、林拥城”工程建设目标,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创新工程建设和管理方式,倾力打造亳州城区“水活”工程。同时兼顾城市防洪,保证了城区内水能引得来、排得出。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全市国土面积8522.58平方公里,总人口650.8万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能源城"、"现代中药城"。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等,其中涡河在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是亳州人民的“母亲河”,又是重要的生态廊道,流经城区段长度约15km。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建设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亲水廊道,提出了“地净、路畅、水活、天蓝、林拥城”工程建设目标,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创新工程建设和管理方式,倾力打造亳州城区“水活”工程。
(一)破茧成蛹,“黑臭河道”蜕变“碧水清流”
曾经,宋汤河、龙凤新河、凤尾沟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臭气熏天、河水像酱油一样。沿岸居民苦不堪言,戏称“蚊子多、癌症病人多、神经病人多、光棍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产生活。
近年来,亳州市水利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按照《亳州市中心城区水系贯通规划方案》中“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大力推进全市城区“水活”工程,已实施完成“二涵七闸”工程以及宋汤河、凤尾沟、龙凤新河等河道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共完成河道治理39.5千米,河道排涝标准达到30年一遇即最大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建设完成望月谭公园、龙凤公园、凤尾公园3处水体公园,增加公园绿地面积140.59万平方米,建设绿道36.4千米,完成投资约5.3亿元。实现了涡河大寺闸上游→宋汤河→凤尾沟→龙凤新河→赵王河→涡河大寺闸下游等5条水系贯通。实施治理工程以来,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亲水廊道初步呈现。
(二)科学调度,精心管护,凸显工程效益
站在龙凤公园旁,牡丹路橡胶坝管护员马洪建高兴地对笔者说:“龙凤公园的环境面貌比过去改善的太多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每天有数以千计的市民、游客慕名到这里观光、休闲、健身、娱乐。” 他表示自己和同伴们每天为大家提供服务,非常开心,很有成就感!
调度时根据涡河大寺闸水位库容曲线,涡河大寺闸上游蓄水位在35.0-35.3m时,可用水量约260万m3。开启宋汤河小洋桥闸,关闭张河王寨闸、龙凤新河大西庄闸,调整牡丹路橡胶坝闸和宋汤河亳菊路钢坝闸顶高程在35m左右,抬高城区水位后向下游漫溢,然后视水质情况、沿河水景观情况,通过调度各级闸坝开启,来动态调整下泄量,既满足水景观的要求,又通过“活水”来持续改善水质。
管理是关键,俗话说:“工程是三分建七分管”,强化工程调度、管理和维护是重中之重,为此,专门招标遴选了运行管护公司,加强日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求“二涵十一闸”和河道景观按照高标准进行管理,以工程安全、运行可靠、管理高效为目标,扎实推进涵闸工程标准化管理,稳步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落实涵闸巡查、安全监测、维修养护、调度运用等相关制度,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去年共调度涵闸300多次,为城区水系“细水长流”提供了保障,持续改善水环境、水生态,实现了“小河弯弯向南流”。
(三)沧海桑田,水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出了门就是公园,你看现在的风景多好,就连周边的房子也都升值了。”市民李女士幸福地说。
经过近几年“水活”工程的建设,城区涡河以南水系初步实现“水活”目标,水体自净能力显著增强,城区河道水生态环境和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品位和幸福指数,增强了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招商引资、创业兴业和旅游定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漫步河道边,河道蜿蜒曲折,移步换景,绿地浓荫匝地,步道曲径通幽,鲜花竞相绽放……如诗如画的宋汤河、龙凤新河、凤尾沟河岸,具有生态、人文、和谐之美的城区水系,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正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四)错峰调度,腾出库容满足城区内水排放
每年的5至9月是汛期,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河道、水闸等水利工程设施,实行“蓄排结合”的调度理念,没有降雨时,向河道内引水,促进水体流动,改善河道水质。遇到天气变化及上游来水时,关闭进水闸,开启下游涵闸,提前预降城区河道水位,腾出库容,满足城区积聚雨水的顺利下泄。降雨停止后,根据市生态环境局对城区河道水质的监测结果和上级指令,由市水利局根据引水条件决定调水方式,启动调水工作,保证城区“水活”。
三、几点思考
(二)加强部门协调,力求步调一致。
防洪排涝工作是水事,更是“城事”,事关市民基本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门要根据各自实际、各自优势团结治水、合力治水。住建、城管、水利等各部门之间均有不同的行业规范规定,工程的设计、建设等都要严格遵守,但是具体到在一个地区实施时,难免会遇到行业规范规定有冲突的地方,有时发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如果不能沟通协调到位,可能会造成工程之间的不匹配,进而影响整体工程效益的发挥。
(三)营造宣传氛围,减少市民对城市防洪的误解。
随着媒体传播的迅速加快,日常时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不同形式宣传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标准、能力,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单位所采取的各种人力、物力、智力等各方面的应对措施,让市民理解、包容所面对的城区暂时积水,让他们明白这些积水既不是工程不能发挥作用,又不是人为的调度不及时、不作为。同时在宣传时不要为寻求新闻“看点”而人为夸大工程的作用,比如,这边刚做一点下水道清淤的工程,马上就有报道说“对城市看海说不”。
(四)加大投入,保证建设和管护资金到位。
防洪排涝工程的实施以及建后的管护运行,需要大量可靠的资金投入,一定要发挥政府在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其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保证建设和管护资金的足额到位。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