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
(湖北省防办:徐少军、谌祥成、邓华、李瑞清、蔡元芳、陈敏、李凯、项珺、王伟)鄂北地区涉及襄阳市、随州市和孝感市,该地区旱灾频发,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供水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从长远解决鄂北地区缺水困扰,2012年7月29日,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构想(以下简称“鄂北工程”,名词解释见附件1),湖北省水利厅立即组建专班具体贯彻落实,于2015年10月22日全面开工建设。鄂北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精心布局的“一号工程”,是我省地方水利建设史上工程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国家重点推进的172项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为探讨鄂北工程建成后的运管模式,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鄂北工程全面开工前夕,我们赴工程沿线的随县、曾都区、广水市和大悟县现场调研,发放了《鄂北鄂中抗旱用水情况问卷调查表》(附件2),走访了工程受益群众,与当地政府、水利、城建等部门和群众代表座谈交流,就配套工程建设、创新运管模式、落实节水优先措施、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鄂北地区泛指湖北省武当山、大洪山和桐柏山、大别山南麓余脉双峰山之间的区域,涉及襄阳、随州、孝感3个地级市,主要水系有汉江、唐白河和府澴河。唐西地区为引丹灌区受益范围;唐东地区、随州府澴河北区和大悟澴水区,涉及襄州区、枣阳市、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大悟县等6个县(市、区)为鄂北工程受水区(以下简称“受水区”)。
鄂北地区是我省人口、耕地相对集中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汽车工业走廊,具有较好的工农业基础,是我省推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鄂北地区具有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十二五”规划各行业发展目标见附件3)
二、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一)水资源现状
鄂北是一个特殊的资源性缺水地区,这一区域在气象上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在地理上位于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在地貌上丘陵岗地连绵起伏。气候、地势与地质条件决定了鄂北地区不仅降雨量相对偏低,过境客水少,且土壤汇水蓄水能力差,地下水贫乏。
鄂北地区总体年降雨量为我省低值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1100毫米,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9月占全年的70%左右。蒸发量大,年均蒸发量在1500~1650毫米之间。客水资源少,随州、大悟位于府澴河水系源头,除自产水外,无过境客水。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区内主要分布变质岩、侵入花岗岩、砂页岩等非含水地层,且岗地到平原过渡很快,地下水资源难以形成,仅1.5亿立方米。水资源仅占全省的2.8%,人均水资源量介于612~1072立方米。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鄂北地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新中国成立后,鄂北地区兴建了大量蓄、引、提水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开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受水区为例,目前有各类蓄水工程70979座,总库容30.89亿立方米;0.3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提水工程69处,总设计流量65.9立方米每秒。地下水工程主要是生产井和生活用水井,其中生产井1227口。
通过兴建大量的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别为:唐东地区64%、随州府澴河北区46%、大悟澴水区30%,基本达到或超过国际公认的40%上限。即便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措施已修建到极致,但由于地处低山丘陵区和河流源头区,中小河流众多,大中型水库所能控制的面积仅为34%,大量水资源无法在水库留存。
三、干旱特点及成因
(一)旱情概况
鄂北地区历史上是有名的“旱包子”,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历史上,仅广水市就因闹旱灾,发生过4次大规模的人口外迁,特别是在1900年,由于连续七个月特大干旱,先后近两千户上万农民离乡背井,举村迁移到安徽、江西落籍。
新中国成立以来,鄂北地区干旱发生频次有增加的趋势,从1950年至2013年的64年中发生特大干旱、大旱17次,平均3.8年一次,小旱经常发生,甚至1年多次,出现4个连续干旱的年组(1957~1962年、1976~1978年、1999~2001年,2010~2013年)。自2000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该地区干旱年年发生,严重及严重以上干旱5次。特别是2010至2013年,鄂北地区发生4年连旱,河流断流、水库塘堰干涸,因旱累计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占全省同期的近40%。
(二)旱情新特征
一是发生频次增加。史籍记载以来至1949年,鄂北地区共发生旱灾214次,频率约为10年一遇。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至1989年41年间,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约4年一次。1990年至2013年的24年间,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年平均每2年一次,干旱周期明显缩短。
二是持续时间延长。以往鄂北地区大面积的干旱,一般发生在夏季,多以伏旱为主,春旱发生的机率比较小。但2000年和2001年的春夏秋三季连旱,持续时间分别达到198天和240天左右。2010年至2013年,鄂北地区发生4年连旱,广水和大悟持续干旱时间超过900天,历史罕见。
三是影响范围扩大。干旱由鄂北局部向全境扩展,由农村向城市蔓延,由农业向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蔓延。
(三)干旱成因
一是气象性缺水。我省降水量800~2000毫米,南北相差约3倍。鄂北为少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在750至1100毫米,其中枣阳、襄州、老河口、谷城以北为全省最小地带,年平均降水量不足800毫米。加之受持续多年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少雨天气经常发生,极易造成跨季跨年持续干旱。
二是资源性缺水。鄂北地区作为我省干旱最易发地区,耕地面积占全省18.25%,而水资源仅占全省的2.8%。鄂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612至1072立方米,受水区人均水资源量仅776 立方米,属水资源紧缺区,且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已达46.7%,超过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
三是工程性缺水。鄂北地区蓄引提工程分布不均,局部缺乏骨干工程,抗旱能力脆弱,且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不少设施因整体老化,抗旱效益衰减问题突出。
四是水质性缺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或通过降雨径流汇入湖库,或通过灌溉下渗进入地下含水层,造成水质污染,部分湖库出现富营养化趋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唐白河、府河(涢水)、澴水等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较差。
五是发展性缺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用水需求与水资源供需矛盾更显突出(分行业缺水量成果见附件4)。同时,城镇化发展构建起新型城乡关系,农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用水需求增长迅速。城镇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各部门用水挤占河道生态用水的现象非常严重。2011年和2013年,惠亭、刘桥、北郊、先觉庙、许家冲、霞家河、界牌等水库,因干旱缺水均停止了农业供水,转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
四、有关对策建议
随着鄂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人口高度集中,用水供给赶不上需求,干旱问题仍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鄂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抗旱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经调研,我们认为亟需重视抓紧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同步实施,加快推进配套工程建设
在鄂北地区现有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情况下,要从长远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干旱问题,需要在区域间进行水资源调配。在此次调研回收的217份调查问卷中,90.3%的人认为实施鄂北工程生活用水有了保障,看到了发展希望。但鄂北主体工程未考虑鄂北总干渠分水建筑物至受水对象间的输水工程。在座谈中,工程沿线政府、水利主管部门呼吁尽快启动配套工程前期工作,与鄂北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完工,以期主体工程通水后、受益对象可即时用水。为尽早发挥工程效益,合理配置水资源,应加快配套工程建设步伐。
鄂北工程除向受水的6个县(市、区)供水外,还综合考虑了应急供水功能。在唐西地区老河口市设置了2处应急分水口,襄州境内设置了3处应急分水口,作为当地供水的应急备用水源,在特枯年份或紧急情况下向鄂北工程干渠沿线受水区外的乡镇提供应急备用水源。通过鄂北工程,可满足鄂北受水区一般年景正常供水需求,在遭遇特殊干旱年时,可结合地形条件建设引调提水工程等抗旱设施。国家启动了2014至2020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议将鄂北工程调水作为水源,配套建设。
(二)提前谋划,创新鄂北工程运管模式
工程建成后,合理运行、科学调度和有效管理是实现规划目标和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必须先期研究有关水权、水价等指标要素,明确各方责、权、利,使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建议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牵头,相关部门和地方参与,就鄂北工程运管方式专题研究,成果以省政府令的形式颁布施行。
通过对国内外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的研究分析,结合调研实际,建议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坚持“两手发力”,保障良性运行,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由省政府成立协调机构,负责运营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由鄂北局负责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在水量配置上减少协调环节。二是保护饮用水源。建议尽快调研起草鄂北工程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处罚措施,以省政府规章形式下发。三是深化水价改革。尽快开展水价研究,按照公平、区别、水资源高效配置等原则合理制定水价,争取在价格、税收、投资贷款贴息及水资源费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合理水价的制定和征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浪费和污染,缓解部分供求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既让沿线群众用得起水,也避免因水价过低造成水资源浪费。四是采用合同供水模式。国际供水市场较多采用合同供水方式,结合工程建设分摊与供水利益、责权划分,用水地方或用水户与水资源配置工程管理单位签订用水合同,明确水源供水能力,明晰供水各方利益责任。用水地区还可根据自己实际用水情况,适当进行水权交易。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系统、水资源分析和处理系统、水量和水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工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及全程统一调度。
(三)节水优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
鄂北地区应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的承载力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由省水利厅水资源处牵头调研,制定具体节水措施。通过制定政策、加大宣传和设立奖惩机制,鼓励、引导用水户由传统的粗放型用水方式向节约型用水方式转变,发展避灾农业,在鄂北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示范区。一是严格用水总量红线管理。鄂北地区应严格计划用水,在已确定的全省和汉江流域用水总量指标要求下,划分各区县用水总量指标。建立区域内主要用水户计划用水和取水许可监管制度,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健全地下水超采管理制度,水资源统一调度和应急调度预案等。二是严格用水效率红线管理。根据我省及汉江流域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分解制定各区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指标。巩固鄂北地区中襄阳、随州、孝昌等国家或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选择新的省级试点县市,以点带面,促进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修订和完善鄂北地区用水定额,建立我省用水效率监控网络,逐步对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节约有奖,超计划加价。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实施节水“三同时”制度,确保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加快推进各行业节水技术改造。三是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确定唐白河、滚河、府澴河等主要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控制指标。开展水功能区达标考核、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限排总量控制,建立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度。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管理,开展重要河湖健康评估,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附件:1、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名词解释
2、鄂北鄂中抗旱用水情况问卷调查表
3、鄂北地区“十二五”规划各行业发展目标
4、受水区基准年分行业缺水量表
附件1: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名词解释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引水,以自流方式引流,途经襄阳老河口市、襄州区、枣阳市,随州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孝感大悟县等7个县(市、区),线路全长269.67公里。工程为Ⅱ等工程,施工总工期为45个月,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为181亿元。工程建成后,可向襄阳市供水4.67亿立方米、随州市供水2.68亿立方米、孝感市大悟县供水0.35亿立方米;增加工业供水3.33亿立方米,预计增加工业产值682亿元;增加生活供水2.41亿立方米,预计解决480万人供水问题;增加农业供水量1.96亿立方米,可改善224.0万亩农田灌溉条件,恢复灌溉面积39.4万亩,预计农业总增加产量55.5万吨。鄂北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改善我省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促进全省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水环境改善,为全省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支撑。
工程从2014年11月项目建议书批复到2015年7月可研报告批复仅用8个月的时间,从可研报告批复到初步设计报告批复仅用3个月的时间,刷新了国内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审批新纪录,创造了“鄂北工程速度”。
附件2:
鄂北鄂中抗旱用水情况问卷调查表
NO. 县 镇(乡) 村
您好,这是一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鄂北鄂中抗旱用水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中问题的答案无对错之分。对您填答的所有资料,仅供研究使用。请您按照实际情况或者想法进行选择。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与参与!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年龄: 周岁;
性别 (①男 ②女);
2、从事行业 (①农业 ②工业 ③服务业④机关工作人员)
3、您的文化程度 (①小学及以下 ②初中 ③高中 ④大专及以上)
二、用水基本情况
4、自来水连通至 。(①家中②村口 ③不知道)
5、生活用水主要方式 。(①自来水②井水 ③河水 ④库水)
6、生活用水保障情况 。(①全天供应②分时供应 ③随用随取)
7、生活用水水质情况 。(①有保证②无保证 ③不知道)
8、灌溉用水情况 。(①自流灌溉 ②提水灌溉③雨水灌溉)
9、水源无保证主要原因 。(①降雨少②客水少③水利工程建设不够 ④水质差)
10、家庭年生活及生产水费 元。(①50以下 ②50-200③200-500④500以上)
三、抗旱节水的认识
11、日常是否关注水源情况 。(①是②否③需要时关注)
12、日常是否注意节水问题 。(①是②否③干旱时注意)
13、对当前水价看法 。(①偏高②偏低③适中)
14、您认为阶梯水价对节水的影响 。(①有利②无影响③不知道)
15、您认为应对干旱缺水主要依靠 。(①个人②政府③村集体)
四、抗旱基本手段
16、生活用水出现困难如何解决 。(①政府送水②集资拉水③远距离挑水④投亲靠友)
17、农作物缺水如何解决 。(①抛荒②改种旱作物③提水浇灌④靠天收)
18、抗旱资金来源情况。(①个人解决②国家补贴③地方政府投资④集体筹资)
五、意见及建议
19、目前实施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对您的影响。(①生活用水有保障了②看到发展希望③没有影响④不了解)
20、抗旱需迫切加强。(①饮水到户②水源连通③蓄水能力④节水技术)
21、抗旱管理方面建议。
附件3:
鄂北地区“十二五”规划各行业发展目标
单位:亿元
行政区 | 工业增加值 | 其中 | |||||||||
汽车工业 | 食品工业 | 旅游业 | 纺织服装工业 | 化工工业 | |||||||
总产值 | 备注 | 总产值 | 备注 | 总产值 | 备注 | 总产值 | 备注 | 总产值 | 备注 | ||
襄阳 | 1820 | 700 | 新能源和轻型汽车制造基地,形成100万量以上整车生产能力 | 300 |
| 180 |
| 156 | 建成全国重要纺织品出口 基地 | 91 | 磷化工工业增加值突破52亿 |
随州 | 1000 | 500 | 专用汽车制造基地,专用汽车综合生产能力28万 辆以上 | 100 | 农产品出口总额突破4.5亿美元 | 120 | 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 | 100 |
| 100 | 建成纺织、医药化工和食品加工3个100亿元传统产业集群 |
孝感 | 770 | 200 | 建设全国特种汽车生产基地 | 380 | 支持地方重点企业 发展 | 130 | 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2100万人次 | 300 | 纱锭生产能力300万锭,服装2亿件(套) |
| 制盐生产能力650万吨,纯碱220万吨,盐磷化工销售收入340亿元 |
附件4:
受水区基准年分行业缺水量表
典型年 | 需水量(亿m3) | 供水量(亿m3) | 缺水量(亿m3) | 缺水率(%) | ||||||
小计 | 生活 | 工业 | 农业 | 小计 | 生活 | 工业 | 农业 | |||
多年平均 | 21.63 | 15.48 | 6.14 | 1.26 | 2.01 | 2.87 | 28.4 | 62.8 | 51.6 | 18.3 |
一般枯水年(P=75%) | 22.23 | 14.83 | 7.40 | 1.22 | 2.38 | 3.79 | 33.3 | 61.0 | 61.1 | 23.2 |
特枯年(P=95%) | 27.84 | 10.96 | 16.88 | 1.76 | 2.51 | 12.60 | 60.6 | 87.8 | 64.5 | 57.5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