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围堰技术探讨
摘要:合理科学化运营水利工程至关重要,不但能够推进农业技术的进步,还能够有效的防止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人们的经济损失。介绍目前水利领域的施工技术标准,同时对各项技术做出分析。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简介;围堰工程;发展前景
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全社会各个行业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领域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在施工过程中,围堰操作技术是工程的重点项目,能够较大的影响施工的进度及工程稳定性,相关人员必须要注重该技术的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1围堰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水利相关的操作设施巨大而要临时搭建一些维护的结构,防止人员误入施工区域内,这就是围堰技术。大部分的维护结构都会在施工结束后被拆除,有些工程较复杂的会被保留下来当做一种永久性的建筑。围堰结构的材料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混凝土、土石、钢铁桩、草木等四种主要的材料,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围堰时都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特点进行设计方案,综合考虑施工方法、预防水流、维护结构及拆除手段等各种因素,设计出一种整体且全面的方式进行施工,下面将对几种围堰类型深入介绍。
1.1土石围堰。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围堰类型就是土石围堰,具体分为过水围堰和不过水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技术各自有不同的施工方式,相比来说过水土石围堰应用较多,常常能再建筑周围就地取材,不需要单独购买建筑材料,相对施工过程简单,结构单一,这样能够在工程结束后容易拆除。这种技术费用低廉,应用性十分广泛,能够在多种水质周围应用,普遍应用在基岩及深部流水等河床处。
1.2混凝土围堰。混凝土围堰顾名思义,主要以混凝土为主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自身具有稳定性高、强渗透力等多种优点,在水利施工应用中也十分普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环节高速水流对围堰的冲击力,大多数混凝土围堰都在基岩附近建造,应用分段式倒流技术进行应用。
1.3钢铁桩围堰。钢铁桩围堰的稳定性与混凝土的稳定性相比,材料坚硬度较高,也相对容易操作,钢铁装围堰的缺点就是需要耗费专业的起重机器,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渗透性也是其优势之一,因此很多水利工程的围堰建设工程仍然选用此种方法。1.4草木围堰。草木围堰在我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长期被应用于水利工程领域,主要以草和土进行混合施工,其中草类主要有稻草、麦草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草木植物作为原料。这种技术的断面尺寸可调节性较大,应用很广,能够很好的抵抗渗漏、滑坡等因素。相关人员在施工时一定要合理的应用相关运输标准,这样才能让材料发挥最大的作用,普遍来说围堰结构主要为矩形,这种构造的围堰相对普遍。
2围堰设施的技术标准
现代水利工程的围堰施工应当紧跟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及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围堰施工技术水平。围堰设施的建造应当符合几个技术要求: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强度,能保护水利工程的地面施工进行,另外还要有一定稳定性和防渗透性,结构上要求简单,维护施工和后期拆除的便利。整体布局上要求保证水流可以平顺通过,不会产生局部水流,修建过程中不受水流侵蚀。其次围堰的平面布置要确定基坑范围,围堰设施要起到保护基坑的作用,一般来说围堰设施应当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堆放材料和布置排水设施。另外,围堰要综合考虑水流的走向。围堰建筑应当综合考虑水流和土质的压力,处理好堰体和水流方向,结合好围堰结构、水流冲击等诸多题,因此要做到实地勘察、规范设计、精确计算。
3围堰施工的具体技术要求
3.1实地测量要精准。水利工程建设要符合一定的标准程序,从前期的实地测量,收集资料到设计、建设都要有严格要求。围堰的设计和建造也要遵循这些要求,在实地测量中要考虑好水深浅和压力的关系,更要考虑好工程所处的综合地理环境,对周边的水流、气候和风力等因素做好综合考虑,实地勘察中要做好精准测量,收集基础资料,完成科学合理的图纸设计,为围堰建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导流技术。围堰建造涉及到导流问题,导流需要在施工前进行科学设计,并且要根据施工场地进行具体分析和应对。由于地理条件和施工要求不同,导流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导流,即围堰的挡水阶段,初期导流从河床截流开始,直到最高高程阶段。中期导流,主要是堤坝挡水,随着坝体升高,水库容量增大,防洪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后期导流,指永久泄水建筑物投入运行。水利工程领域的进步对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围堰技术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至关重要,在施工时一定要谨遵施工流程,按照具体的施工计划及规划进行操作,这样才能够管控工程全过程的质量问题。选择围堰也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祁发明.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重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1838.
[2]张兆迪,姜博.浅谈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方法经验[J].建材与装饰,2017(41):261-262.
[3]刘营.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272.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