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道堤防整治管理及防治措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对水利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端化,就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针对本地区河道堤防及里下河圩堤整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河道堤防整治管理;防治措施;重要性;分析
1 河道堤防整治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河道堤防及里下河圩堤是防御洪涝灾害的第一道屏障。治水离不开“堵、疏”两字。“疏”就是疏深拓宽原有河道,加大河道承载下泄洪水的能力;“堵”就是加高加固河道堤防,把洪水堵在堤防外侧。只有河道堤防坚固耐用,抵挡得住洪水冲刷,才不致于堤身坍塌,只有堤防顶高程超过最高洪水位一定的高度,洪水才不会漫过堤顶冲向圩内,才能保住堤防内侧的农田、村庄、企业等等。
(2)河道堤防及里下河圩堤是行洪泄洪的重要保障。《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都对河道堤防性质、管护等作了明确规定,河道堤防是行洪泄洪的重要保障。小雨量高水位局面的出现,高水位长时间持续局面的出现,突显了河道堤防和里下河圩堤抗御洪水的功能。频繁的行洪泄洪,自然对堤防的要求也格外的高。只有高标准的堤防才能挡住长历时的洪水过境,堤内万物才能得到保障。
(3)建设堤防是保护水土资源的必要手段。水土流失直接导致堤防塌损、土地面积减少,进一步带来河道淤积、流水不畅、水质恶化,以及防洪能力降低。因而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是我们河道堤防建设现阶段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头等大事。我们能做并且已经在做,是进行水土流失治理。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必要的手段是以加固加高圩堤为主的河道堤防建设,建设后即时进行管护的地方,呈现堤防坚固,土地保牢的局面,是成效最为显著的。
(4)堤防是绿化美化环境的有效载体。管好用好河道堤防历来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面广量大的河道堤防上结合水土保持措施,植树种草,大力推广植物型护岸,村庄整治点附近,重视农村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水文化的修复、营造与保护。整治后河道及堤防水清岸绿,环境美观,显然已真正成为绿化美化环境的有效载体。
2 河道堤防整治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意识不强,广大干部群众对河道题防管护的主观意识还不强。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认识是:河道是天然形成的,根本不考虑对其进行养护。虽然通过近几年大力整治,水环境改善了,堤防标准提高了,但对整治的河道及堤防的后期养护依然没有重视起来,沿河部分居民、企业水法意识、环境意识、清洁意识薄弱,把河道当成天然垃圾场,有什么倒什么,造成河道污染、河床淤积、水流不畅,蓄水过流能力下降。
(2)管理机构不健全。我区没有专门的河道管理机构,各乡镇对河道堤防的管理也是重建设、轻管理,没有专门机构、人员、经费进行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实行“六位一体”后,作为事实上的管护单位村民委员会,由于与农户之间缺乏直接经济利益关系,实际上还做不到对河道堤防一类公益性设施实现制约性的有效管理。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搞好工程维护,发挥工程的最大运营效益。
(3)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堤防工程管理主要局限于涉河工程审批、堤防管理范围违法案件的处理,都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对于堤防工程的日常巡查、维护力度还不够。更不要说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如卫星定位、实时监控等,对河道堤防进行科学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
3 河道堤防整治管理的防治措施分析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河道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充分认识到河道整治是加快推进民生水利的重要内容,是学习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现代生态资源水利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稳步推进河道整治工作,对市级河道特别是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的交界河道整治要加强协调和督促,要真正落实“河长制”,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全力支持河道整治工作。河道整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拓展思路,抓难点订方案,将清淤、固堤、护岸、水生态建设作为河道整治的关键来抓。积极探索建立起河道整治运作新机制,要与圩堤加高加固相结合,与还桑肥田相结合,与利用淤泥制砖相结合,与植树造成林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河道承载渲泄水体能力,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提高水环境的活力,努力做到整治一条河道,清淤一条河道,加固一条堤防,营造一条绿色长廊,改善一方水环境。
(2)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建立堤防管护制度是科学规范做好河道堤防养护工作的前提。首先,制定专人负责的日常检查制度,做到“定人员、定河堤、定责任、定报酬”,堤防隐患早发现早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防汛时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其次,提高管护人员业务素质,每年要不定期的组织水利专业知识学习、培训,从而大大的提高基层水利职工的业务水平,为真正实现科学防汛创条件。
(3)加大投入,有序推进。河道堤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河道管理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各级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拨款解决管护维修费用。一是建立河道堤防管理基金,用于河道管理。“政府应将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到的经费集中起来,建立“河道堤防管理保洁基金”,专款专用。二是适时组织社会力量,进行集中整治。各镇街道要坚持把河道管理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每年还可利用农闲季节,积极指导协助行政村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区域内的河道堤防进行集中整治,保持河道始终“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河道堤防管理虽是地方各级政府的事,但也离不开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水利部门应积极地、经常地、主动地向省和市有关部门汇报河道管理工作情况及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争取上级的重视和理解,并从资金上给予更大更多的支持。四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经费。由于河道堤防管理是全民的事,各镇、街道政府可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向辖区内的厂矿企业、单位部门捐助、村民、市民资助,“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有钱出钱”的办法,筹措资金,缓解管理经费不足。
(4)创新河道建设理念,加强生态河道建设。逐步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在内河农村集居区外的小河小浜以及外河不承担水上运输的河道,大力推广水生态护岸工程建设。对大部分防洪排涝骨干河道的建设,做到防洪安全与生态兼顾,在堤脚及水位变化区设置低高度的块石类硬质护岸,有条件的地方在常水位上方半米至一米增设一道小平台,减缓河道堤防上坡的坡度,并后退河道堤防上坡,同时结合植物型护岸植树造林,增强河道堤防的稳定性,提高堤防的观赏度和环境的舒适度。
(5)创新河道堤防建管机制,营造绿色千里堤防工程。为了实现河道堤防建管同步发展,加大河堤管理机制创新工作力度,实现传统河堤管理向现代管理的新转变。在技术革新基本无障碍,资金成为河道堤防管护第一要件时,可用科学的发展观制定出台具有指导性的改革思路,在政策和方向上给予必要的引导。像县、乡级骨干河道和贯穿城镇的河道,采取统一建管堤防的模式。一是将河道堤防高标准整治并摆上重要位置真正管起来;二是河道堤防土地国有化,改变河道堤防作为耕地的做法;三是明确河堤管理范围,竖立河堤管理范围界桩;四是实现河堤生态造绿保护,收到涵养堤防水土、保护堤防之功效;五是落实道堤防管理责任制,落实专人负责巡查、管理、养护,注重河道堤防长效化管理。并制定必要的经济制约管理制度,提高河道堤防管理水平。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