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澄清池的技术改造和运营管理

更新时间:2017-05-18 14:13:46 来源: 作者: 浏览600次 文字大小:

 关于澄清池的技术改造和运营管理

  摘要:本文就如何对水旋澄清池进行技术改造、加强运营管理,有效提高水旋澄清池的高浊度处理能力进行的有效尝试进行了总结,通过进行技术改造和加强运营管理,使原兰州铁路水厂的澄清池对高浊度水的处理能力由设计的40000NTU提高到100000NTU,有效提高了原兰州地区不间断供水能力。  

  关键词:水旋澄清池;高浊度处理;技术改造;运营管理  

  1 前言

  水旋澄清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西北地区河流所特有的夏季高浊度、冬季低温度、低浊度且浊度范围变化大的特点。兰州地区水源改造时由于受到场地限制,在改造时废弃原有的无阀滤池,改建了三座水旋澄清池,自1988年投运至2008年4.28日停产,为兰州地区供水发挥了极大作用,原设计处理能力为40000NTU(实际运营数据为35000NTU)[1],1998年前在夏季高浊时因无法处理多年采用停止处理的状态,多次造成兰州地区因夏季高浊度多次停水。笔者和原水厂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多次进行技术改造,使该澄清池处理能力达到100000NTU,有效减少了因高浊度造成的停水状况,为兰州地区供水提高了保障能力,现将采取的改造措施提供如下,希望能为水旋澄清池运营提供一定参考:

  2 改造

  2.1增设PVC斜管,增加接触时间,提高去除率

  为了有效增加药液与源水的接触停留时间,药剂与源水形成大颗粒矾花后有效去除泥沙,在澄清池上部清水区增设钢制骨架承力层,将一米长正六角形无毒聚氯乙烯塑料斜板粘接成蜂窝状块体,粘接后的斜管按照600夹角满池均匀分布于承力层上,有效增加了源水与药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沉淀面积[2],经实测采取该措施后澄清池的高浊处理能力由实际运营的35000NTU提高到设计能力40000NTU,出水浊度全部﹤20NTU,初步提高了运营能力。

  2.2增设加药点,灵活调节运行方式

  在南滨河路(规划607#路)在2001年改造扩建时利用管路改移时机,在扬水管出口80米后、文丘里管加药点前端70米处增加投药点三个(聚合铝、阳离子(净水灵)、聚丙烯酰胺(3#药)各一个),在低浊度和高浊度时采用前、中(文丘里管处)、后加药点(澄清池中心筒内)分别投加不同药剂改善源水与药剂的混合反应能力,有效提高澄清池的处理能力,具体投加顺序如下:

  2.2.1加药点的变化

  浊度3000-10000NTU,前加药点加聚合铝,澄清池中心筒加3#药;浊度≥10000NTU,前加药点加3#药,澄清池中心筒加净水灵。高浊情况下(浊度≥30000NTU),采用3#+净水灵+3#的投药方式较理想;

  2.2.2浊度≥10000NTU时,根据浊度变换加药点后,必须运行2小时后观察加药效果,严禁频繁更换加药点。

  2.2.3低浓度药剂的水处理效果比高浓度的效果好,并且水处理差别很大;在水力条件好、源水低于15000NTU的情况下,先加净水灵的效果优于先加3#药的效果,并且水体内悬浮物较少;

  2.2.43#药浓度2‰的效果好于3‰的效果,同样高浊度处理水时,净水灵最高浓度使用8%左右即可;

  2.2.53#药的投加量要严格控制,不能盲目加大3#药的投加量,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水处理工艺中3#药的投加量投加:正常使用1mg/l;非正常使用2mg/l;

  2.3提高进水流速,药剂充分混合反应

  原设计施工时原水进水管为DN300铸铁管,进入池壁后原水呈自由落体状进入澄清池,不能很好的发挥药液的混合反应,没有真正起到水旋作用,在澄清池清洗发现这一情况后经共同分析,采用∮325钢管向∮168钢管逐步渐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