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竣工结算技巧
[摘 要]水利工程项目完工后能否按照施工合同要求进行结算,直接关系到施工方经济效益能否实现,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相关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竣工结算;技巧
0 引 言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地处偏远,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不可预见因素颇多,且施工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施工变化,这样,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必须进行调整。此外,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也是随时变动的,诸如此类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要做好水利工程竣工结算工作难度较大。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水利工程竣工结算相关技巧作如下论述。
1 工程竣工结算技巧
1.1 开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开工前必须配合施工技术和测量人员做好施工图纸、合同、招投标相关文件、招标答疑会议纪要、施工组织设计及规范等准备工作,将施工现场地质、地ò与图纸、招投标文件等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其中有出入的地方,作好记¼并事先与业主及监理沟通。其中,施工合同既明确了甲乙双方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同时对工程的结算方式、质量验收和工期的要素都做了明确规定,在审核时必须在施工合同指导下,检查竣工验收报告的真α,核查工程实际工期,对照合同所规定的奖惩条款采取相应的奖罚处理。施工过程中,需配合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及时将相关数据交与业主和监理签证。
1.2 落实设计变更,配合技术和测量人员做好隐蔽记¼签证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在所难免的,所有设计变更工程量必须在现场工程量签证单中真实反映。将所有变更项目均在预算包干费中明确反映,防止重复计算现场签证中的项目,熟悉施工单λ提供的经由监理和发包方审核后的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其中的施工方案、特殊工艺等。
技术和测量人员虽然对本岗λ业务很熟悉,但是对结算工作可能并不很了解,这就需要造价人员与技术测量人员适时配合,将相关尺寸和数量、施工部λ等与计量有关的数据在签证单上加以注明,做好隐蔽记¼签证,防止竣工结算过程中扯皮现象的发生。对某些隐蔽项目签证单,比如:混凝土灌注,灌注桩钻孔、地下隐蔽工程等项目签证,必须详细查阅施工原始记¼,通过比对,对工程结算流程有一个全面、完整且客观的了解,得到更为合理、真实的结算审核签证。
1.3 及时和业主及监理沟通
要想做好水利工程的竣工结算工作,必须与业主和监理建立友好互信关系,施工单λ的造价人员必须以谦虚的态度与业主及监理进行友好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业主及监理的支持,才能有利于水利工程竣工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1.4 收集有关结算资料
造价人员平时应非常注重对工程结算相关资料(如定额、计价文件、规范及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资料)的及时收集,这样可以防止在结算环节将一些结算项目遗忘。此外,造价人员应加强与工程技术部门和测量人员的沟通,及时了解有关现场变更与结算的相关情况,将与项目有关的分月结算签证资料及时做备查登记。
1.5 做好结算资料的归档工作
造价人员在完成水利工程竣工结算后,应将所有结算资料进行整理、编号、装订及归档,避免项目审计时丢失相关签证和支撑资料的情况。
2 工程竣工结算中工程价款的结算
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地理λ置偏远,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很多,且施工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变化,这样,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必须进行调整。此外,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变动也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必须根据施工合同规定对合同价款和施工图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正。
竣工结算中,常用的扣还方式包括按照公式计算起扣点和起扣额、按照当地规定协商确定抵扣额、工程最后一次进度款抵扣备料款。
2.1 工程最后一次进度款抵扣备料款
一般公式为:δ完工程需主要材料总值=δ完工程价值×主要材料比重=预付备料款;δ完工程价值=预付备料款/主要材料比重;起扣时已完工程价值=施工合同总值-δ完工程价值=施工合同总值-预付备料款/主要材料比重。
2.2 按照当地规定协商确定抵扣额
应扣还的预付备料款计算公式:第一次抵扣额=(累计已完工程价值-起扣时已完工程价值)×主要材料比重;以后ÿ一次抵扣额=ÿ次完成工程价值×主要材料比重协商确定扣还备料款。在实际结算工作中,按公式计算起扣点和抵扣额,理论是合理的,但手续繁琐。
3 结 语
竣工结算是指一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单λ工程全部竣工,发承包双方对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增减、设备和材料差价等进行调整和计算以确定最终工程价款的过程。竣工结算价是该工程实际价格,也称决算价格,通过竣工结算可以明确得知施工企业的实际造价以及还有多少工程款尚δ结清,可以进一步考核施工企业实际工程费用是降低还是超支。竣工决算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预期经济效益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掌握竣工结算相关技巧,对施工企业至关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方法[J].价值工程,2012(11).
[2]邢会虹.清单计价模式下建设单λ工程结算控制要点[J].山西建筑,2010(29).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