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专业概述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从2004年武汉大学首先开设至今,经过了数年发展,已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现在国内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主要有两种内涵,一种是由武汉大学开创的(地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这里暂且称为武大模式),另一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设的以外太空空间信息为研究对象的技术。这两种方向虽然有相同的名字,学习的内容却相去甚远。以下将具体阐述。
武汉大学模式
概述
GoogleMap
武汉大学在2004年首创此专业,挂靠于国际软件学院。武汉大学拥有这亚洲最强、世界第三的测绘遥感专业,软件工程方面也是国内一流。武汉大学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实际是遥感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个交叉学科。这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实际应该称为(地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这里看起来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并列关系,实际上(地理)空间信息是处理对象,数字技术是处理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使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将巨量的空间信息转化为易被人接受形式的信息,并通过网络等手段将信息提供给客户(例如谷歌地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方法,因此实际上软件工程更接近这个专业。我们和软件工程所学内容的差别在于我们要掌握遥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课程上,我们只是多了空间信息导论、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等几门专业课。也就是说,学习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基本可以让你做软件工程能做的所有事,也能做他们不能干的事,实际上我们也是软件人才。2007年厦门理工学院开设的此专业,以及2009年山东农业大学开设此专业、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开始招生的这个专业都是按照武汉大学的模式教学,学习内容基本相同。
官方解释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综合研究空间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论与技术科学。它将空间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换,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加载到各个专业领域,支持各行业数字工程的实现,如:数字国防、数字政府、数字国土、数字规划、数字电力、数字水利、数字公安、数字交通、数字农业等。 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和空间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一定的管理和经济知识基础,能运用数字工程技术对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网络化传输、可视化表达、智能化决策的复合型空间信息产业、技术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城市信息管理、航空航天、交通、铁道、国防、公安、旅游、国土资源、海洋、建筑、金融、冶金、水利、电力、石油、煤炭、农业、测绘等)、政府机关、各类高新技术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各类数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 武大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将空间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发展背景
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21日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中国学者特别是地学界的专家认识到“数字地球”战略将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并于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从这之后,与“数字地球”相关相似的概念层出不穷。“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等名词充斥报端和杂志,成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甚至许多省、市把它作为“十五”经济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来抓。国家测绘局在2000年全国局长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测绘局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框架;海南、湖南、山西、福建等省都已正式立项启动"数字海南"、"数字湖南"、"数字山西"、"数字福建"工程,其他省区的立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而数字城市的立项更是如火如荼。
2000年5月13日,中国近百名市长与百名IT精英企业聚首"二十一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共商推动中国城市数字化进程大计。
中国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在论坛开幕致辞时指出,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设数字城市能够制止猖獗的违法建筑,并避免制约工程招标和房地产建设中的大量弊端。
科技部官员认为,"数字城市"符合中国目前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的经济生活现状,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他透露,目前正在制订中的"十五"有关科技攻关计划和规划中,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数字化城市工程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宋玲说,实现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首要和必要条件。中国现已制定了一套衡量信息化水平的比较体系。经过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将会发布。
建设部、科技部等部委"十五"期间将启动"数字化城市示范工程项目",国家准备在"十五"期间共计投入5亿元人民币(地方和企业配套投入40亿人民币),建立5-10个市级综合应用和20-30个城市行业应用的城市数字化示范项目;30-40个社区和企业的数字化示范项目;2-3个跨省市的行业应用以及20-30个数据处理与系统集成的高技术企业。
与前两年仅仅炒作"数字地球"的概念不同,"数字省"、"数字城市"则开始进入到实质性的启动阶段。为了积极有效地推进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发展,本文以"数字城市"为核心讨论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实现策略,与之相关的"数字省"、"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也可以此为参考。
边馥苓
边老师及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研究中心
提到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就不能不说到边馥苓教授,1988年边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创了GIS专业,2003年,又是边教授首先在国内提出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构想,并使之成为现实。现在边教授年近70,任奋斗在教学一线,对学生十分关心。我曾和边教授交流过,深深的被她的热心所感动。在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读大师,能得到边教授教导,真是荣幸之至。现在武大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研究中心的数位老师都是边教授的门徒,而其它高校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许多骨干也受过边教授的教导。边教授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空信第一人。
专业前景
专业前景大概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了,先说武大空信的前景。我们每届有大概80人,据老师说,每年被保送到各个名校读研的大概有30人,而考研到武大遥感院等各处的人应该也不少。国际软件学院的就业人中,年薪平均为6万,也不乏10万以上的人。可能有人要说我吹牛,这里我来给你分析一下。软件行业(其实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培养的也该算软件人才)最低收入一般月薪该有2500元(低等的程序员)而对于中等的软件设计师,月薪该有5000,即年薪60000.现在中国大学里培养的人才都是软件行业的中层人才,但由于现在中国软件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中层人才过剩,底层和高层人才不足,很多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都必须干底层工作。事实上即使是国际软件学院这样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学生也大多要从底层做起。但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国内很多大公司都有合作,国际软件学院和中软国际、东软集团等公司有长期合作,学生在大三、大四就可以进入大公司实习,优秀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薪金水平较高的大公司。当然,也有四年没学到东西的同学,年薪60000是多个年薪30000与多个年薪100000甚至200000平均得到的。这里给你的是一个平台,发展的怎样还看你自己。 补充说一点,武大的空信因为是从卡内基·梅隆大学引进的外语课程,第三四年学费是15000,而且学习难度也会大些,但是否划算还要各位自己估量。
其它学校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你看了该专业的发展背景就应该知道,这些专业都是为数字城市培养人才的,现阶段人才主要流向是政府部门,就业应该也不会差,只是中国的数字化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只能说前景很好,到底什么时候真的会大热起来,还不好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模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2005年开设次本科专业,放在通信工程学院.
西电的该专业是真的和太空有关系了,但由于我是武大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西电的该专业仍不甚了解,但真正研究太空的空信似乎国内仅次一家了。
本专业科研学术力量雄厚,科研经费充足,研究成果突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依托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多个课题组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承担了卫星通信新体制、卫星网络与交换、卫星图像压缩、深空通信、嫦娥探月工程等项目的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国家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应用、空间信息应用工程、深空通信、测控技术、遥感图像处理、卫星星座设计、空间信息对抗、信源编码等。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操作系统、数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网络管理、离散数学、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网络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基础、卫星通信、电子测量技术、数字测图、GPS定位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信息和通信系统、数字化国土、数字化城市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工作,也可以政府管理部门、军事、经济、科学研究部门从事系统管理工作,就业去向是国内IT企业、电信运营商及科研院所,同时可以选择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为深造学科。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