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安阳县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安阳市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7413平方千米,矿产资源丰富,地势西高东低,依次为山区、丘陵区、平原风沙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不合理的开采、开挖及生产建设活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成为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安阳县位于安阳市中部偏北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对整个市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所以,为了控制自然和人为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安阳,本团队对安阳县制作如下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一、水土流失现状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相望,东与淮阳、新乡市相连,北濒漳河与河北省邯郸相连。南北长128公里,东西宽122公里,土地总面积735411.07公顷。全市辖四区(北关、文峰、铁西、郊区)、四县(安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和一市(林州市)。
安阳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土类为潮土、褐土、石质土,三者占土壤总面积的82.86%。安阳河流分属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季节性较强,属全国缺水城市之一,可利用水资源严重不足。
安阳市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安阳县的山丘区等山地,安阳县山区丘陵属太行山余脉面积754.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60平方公里,耕地42.3万亩,荒坡、荒山、荒沟51.16万亩。
远古时期,安阳县西部山丘区森林茂密,蓝天绿水。隋唐时,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区修建了很多寺庙。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山林被砍伐,山坡草地被开垦。加之历代战火焚烧。到民国初期,安阳县的山丘区已变成荒山秃岭,每到夏秋暴雨冲毁沟岸和耕地,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山丘区水土保持工作非常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在山区工委的指导下,山丘区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修水库,建谷坊、堰坝、打水井、修旱井、旱池、蓄住天上水、发挖地下水、拦住过境水,共建成彰武、南海、双全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5座,谷坊440座,塘堰坝432座,人工打水井550眼,修旱井14000眼。
二、水土保持规划依据、原则与总体目标
水土保持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为总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安阳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为实施纲领,并且认真贯彻落实,使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执法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安阳县土地利用总体目标是: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各业用地,正确处理地面建设与开发利用地下资源的关系;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相挂钩,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加强用途管制,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规划目标
1.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发展林果业。到2030年末,全县耕地面积控制在5万公顷,全县园地面积达到2万公顷,林地面积达到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由2010年的12.67%提高到14.00%。
2.控制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各项非农建设用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和建设占用耕地量。到2030年末,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万公顷以内。
3.开展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2010—2030年,全县补充耕地量不低于 400公顷,土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
4.整治与保护土地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退耕150公顷,营造生态防护林500公顷;控制污染源,防治工业“三废”的土地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降解地膜和有机肥料。
(二)土地利用方针
为了实现规划目标,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方针是:
1.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
3.内涵挖潜为主,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
4.土地保护与整理、复垦、开发相结合。
(三)远景土地利用展望
1.安阳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逐渐降低,到2030年左右人口总量接近高峰,达623.423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
2.2010年以后耕地在保持平衡的基础上仍有增长的趋势,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到2030年耕地将保持在5万公顷以上,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投入的增加,生产的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除能满足本市的需要外,还能外调一部分;园地面积在2010年后仍以较大幅度增长,2010 —2030年间园地将增加1000.00公顷左右;将完成宜林地造林任务,2030年以后林地将达到2万公顷以上,基本消灭荒山,森林覆盖率将较大提高,生态环境将有很大改善;2030年以后全县水产养殖业将有较大的发展。
3.城市用地在2010年以后将以小幅度增长,2011-2030年的二十年间,安阳县社会和经济稳步发展,国民总产值和人均收人将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居住用地的需求,仍然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但建设用地将更加集约,利用率更高;2010年以后全县现代化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后,交通用地增幅趋缓,只在改造时小幅度增长;2010年后水利设施用地也只有少量增加。
总之,2011一2030年间将是人地关系和谐、农林牧渔和建设各业用地结构协调的二十年,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土地利用走上可持 续发展的轨道。
三、水土保持区划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的目的是为不同区域确定具有特色的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指标,为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法提供主要依据,并为分区进行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效果预测打下基础,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监测范围拆分成水土流失特点区内相似、区间差异显著的若干分区。当地情况主要受风蚀影响,西部地区的丘陵都是太行山余脉,但由于近年人工破坏较大,因此将西部地区作为重点水土保持地点。根据主要地貌特征特分为三大区:山区、丘陵区和农田区。
(一)山区
该区包括南北两岭,铜冶镇东山、善应镇九龙山等。其地下水埋深大,开发困难且成本高,土层薄,肥力差,作物易受旱,由于过度砍伐和人工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影响。
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155.22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0.52%。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117.0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5.4%;中度水土流失面积29.45平方公里,占19%;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8.69平方公里,占5.6%。
其治理开发模式是:整修石坎梯田,挖旱井、水窖,建蓄水池,搞集水节灌;发展以花椒、核桃和柿子等为主的干果经济林果。
(二)丘陵区
该区包括山区旁边的各个乡镇:铜冶镇、善应镇、许家沟、磊口等。该区主要特征为:土层浅薄,作物抗旱能力差,植被稀疏,降水对表土冲刷严重,附近有中型水库可作为水源,本区的侵蚀影响主要也是风力和水力。
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300.22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0.52%。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143.05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7.8%;中度水土流失面积101.7平方公里,占33.9%;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54.94平方公里,占18.3%。
其治理开发模式是:建站提水,节水配套,平整土地,植物固埂,营造水保林,种植优质玉米等作物,积极发展利用秸秆的圈养业和温室种植业。
(三)农田区
位于中东部包括安丰、伦掌、许家沟、蒋村、洪河屯、马投涧、铜冶、马家、善应等乡镇。土层较厚,肥力一般,地下水埋深为100m左右,水土流失相对不严重。
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217.7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9.52%。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144.57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6.54%;中度水土流失面积51.69平方公里,占23.74%;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21.09平方公里,占9.72%。
其治理开发模式是:打井灌溉,建设高标准机修梯田;培肥土壤,种植名优水果,重视道路、植被建设,为发展城郊型水土保持旅游小区打下基础。
四、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与监测
为防治水土流失,保证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并加强管理,在加大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
(一)思想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采取“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对整个县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防治战略,强化预防监督,落实管护责任,抑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二)监测目的
掌握全县各区域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措施,促进城市建设与保护生态协调发展。
(三)主要措施
1. 按照水土流失程度或绿化程度对安阳县整体进行分区,包括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等。
重点预防保护区:该区水土流失轻微,植被覆盖度较高,但存在潜在水土流失危险,固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保护现有植被,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制止一切人为破坏现象,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二是禁止开垦陡坡地,依法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和面向水库的20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开垦禁开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地必须经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三是还原河流周边生态环境,增加耕地、林地等土地肥力。
重点监督区:该区人为活动较频繁,损坏地貌后极易造成强烈水土流失,因此对人为活动监督需密切。由各级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加强对开山、采石、挖砂、取土、修路、烧窑、放牧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根据水土保持要求,制定具体措施,防止乱挖乱倒,破坏地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乡镇、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员。修建铁路、公路和水工程,要尽量减少破坏植被,废弃的砂、石、土必须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河道、水库、塘坝、沟渠和专门存放地以外倾倒;工程竣工后,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建材企业和其它工业企业,排弃的剥离表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必须堆放在规定的专门存放地,不得向河道、水库、塘坝、沟渠和专门存放地以外倾倒;因采矿和建设使地貌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土地塌陷的,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2. 坚持预防为主、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做好水保监督执法工作是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参与的工作,为此要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领导以获得领导的支持;面向生产建设单位以使其主动履行水保法的义务;面向群众以增强全民水保意识。期间,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并设置每年3月为水土保持宣传月,通过各个媒体,例如安阳市(县)电视台,广播台和安阳日报等,开辟专栏公益宣传。
其次,将水保知识印制成宣传海报和手册等,全县定点张贴和发放,并出动宣传车辆,深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宣讲教育。
3. 建立健全水保相关法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采取政策民意化措施,即实时动员并接受群众的反馈信息,建立适合地方水保的相关法规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同时,组织县监督执法人员培训交流活动使队伍素质迅速提高,并与省市机制协调一致。
五、水土流失治理
本县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荒坡、疏林地,要以此为治理重点,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坡耕地治理
坡耕地多分布在县西部区域,首先,25度以上、面向水库的20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全部退耕还林,根据当地条件,种植水保生态林、适当发展经济林。其次,把低缓坡耕地进行切里垫外,起高垫低,沿等高线修土埂,垒岸壑、修成保土保肥保水能蓄能排的水平梯田。
(二)荒坡、疏林地治理
在荒山治理绿化中,水土流失程度较轻的荒坡、疏林地,以封山育林为主;水土流失严重的疏林地,建设径流小区,并根据不同坡面、坡向采取适宜树种,草种,对坡体进行整体分层改造。在山下缓坡、阴坡视条件打深井或修建沟渠,水平梯田等工程,栽种苹果、花椒、大枣、山楂等经济林。在坡面特别是阳坡种植耐旱的侧柏、椿树,并移植耐旱草皮等以增加植被量,涵养水源。
(三)城区水土流失治理
该项治理主要分四方面,一是涵蓄水源,主要体现在县城绿化美化工作上,方式有通过园林化设计建造公园、广场,闲置地带种植草皮等,以此防风固沙、美化景观。二是对县城的排水沟渠进行合理改造,并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对水质造成不利影响的业主单位,采取强制措施,使其废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三是对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堆料场、弃土场地作好防护,其周边应设置拦护、排水设施,以减少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应定点堆放,并有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水力冲刷。四是对运输车辆规划管理,划定重型车限行区域,防止砂土撒落,并做好相关街道周边植被绿化工作,视情况不定期路面洒水。
(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
总体上严格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做到水土保持设施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同时投产,从源头控制水源地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具体治理模式为:对填方边坡,采取挡墙防护、块石护坡、草皮护坡等措施;开挖边坡根据需要采用削坡开级、砌石护坡、喷浆护坡、植草或攀援植物护坡等措施;堆料场一般为临时性占地,可采取块石或土装草包进行周边防护,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理,恢复其原有使用功能;弃渣场可进行挡墙防护,并根据地形设计排水设施,弃渣结束后应覆土绿化或将其改造为耕地。
(五)沟壑治理措施规划
该县水域面积不大且多集中在西部区域,但仍需少量淤地坝与小水库。首先对已建水库进行维护,并在其周边合理修建多条排水沟,在重要沟渠和河流区域建立小型淤地坝。
(六)河网整治措施
一是对主要的干河河岸进行砌石护岸,并在两岸划出一定区域规划为河堤公园或简单的绿化带等作为河岸的保护范围。二是禁止向河道倾倒砂石和废弃物,对侵占河道断面的行为应予制止,并责令责任人限期清除或者强制清除。
六、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措施
(一)根据多年水土保持工作经验,我县总结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规划,以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基本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生态自然修复为重点,顶坡脚沟立体开发,拦蓄排灌节合理配套,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水土流失治理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和“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的总体目标。
(二)按照我县水土保持规划,以水利部门为主,林业、国土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在治理过程中,水利、林业、国土等部门齐上阵,各司其职,水利局负责骨干工程建设,林业局负责植树绿化,国土局负责土地整理。清楚分工,缩短工程时间。
(三)加强管理。水保工程多年来存在的质量低、效益差,甚至治一片、丢一片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工作未能跟上。因此要加强工程验收、评比,确定补助额依据,政府多鼓励,反复宣传教育。
(四)讲求经济效益,不搞无效益的工程,切切实实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办实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和路,这两项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保证达到满足机动车运输的要求。
(五)科学技术作指导。开展多品种、多部门、多层次的科学研究,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我们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要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紧密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治理水土流失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只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做到治一片,成一片,收效一片。
(六)改善水土流失问题,还我碧水蓝天。经过各部门共同努力,水土流失问题将会解决,后续工作要继续进行。在现有资源上发展旅游业,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给当地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
评论 |
|
典型取水泵站扩建工程设计 | |
论文导读:取水头部。设计采用新型双排拉森钢板桩围堰。虹吸管。穿越防洪堤。抽真空系统。总平面布置图.. |
热门文章
轻轻松松读懂地质报告
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