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死水”的成因与对策

更新时间:2011-03-06 15:52:07 来源: 作者: 浏览517次 文字大小:

在近年开展的水资源普查中发现,从1984—1999年的短短15年间,上海水面积从占全市总面积的11.1%,下降到了8.4%,减少了2.7个百分点,约171.2k㎡.而近几年,由于社会各方面逐步对水环境引起重视,水面积减少的情况终于发生了逆转。据水务局的调查,从1999—2001年的两年间,全市水面积增加了3.3k㎡.其中,自然河道净增加了1.2k㎡,湖泊池塘增加了1.5k㎡,新建住宅和绿地增加水面积0.6k㎡,这一可喜的变化应该是难能可贵的。可以看到,浦东世纪公园、杨浦黄兴绿地、卢湾太平绿地,松江佘山等处人工开挖的湖泊,延中,虹桥、长寿、徐家汇、华山、大宁等绿地的人工河流及池塘,其水,其景无不受人称颂。还有许多房产商,迎合时代和市民的需求,树立新的理念,开发了大批水边环境。其中,盛大花园、西郊华城和美林馆在1万㎡以上,华能城市花园在4000㎡以上,金山新城区、干巷镇住宅小区开挖了5个水景湖泊,面积达3.1万㎡.这些举措应该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入21世纪来反思水环境问题,让安全、舒适、优美的水环境重新走进市中心区、走进小区街坊、走进公园学校、走进广场绿地,走到人们的身边,脚边,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但是,有些新的情况也随之出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甚至争论和非议,在市中心区和城郊结合部的绿地、房产开发小区新挖的湖泊、池塘,小河等水面,以及一些地区通过整治的河道,由于市中心区缺少水源和大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原因,一般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水系,或是内部小循环,或是一片没有条件流动的水体,很多人称之谓“死水”。久而久之,因为不可避免的面污染源的进入,加上水量的蒸发,水体颜色开始浑浊、继而发深,发黑,甚至发臭。于是就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和否定,甚至反对,有些地区的部门甚至因此而在规划和建设时对水面的利用和开挖加以了限制。对于这一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决不能因噎废食,要十分珍惜哪些就在人们身边而又来之不易的水体。“死水”和“活水”,一般人受“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这句成语的影响,都以水体是否流动来判别。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水体流动不流动,仅是表面现象,所谓“死水”和“活水‘,其内涵应该是水体中有没有形成生物链和生物的多样性。水体流动不流动是水体活不活的重要条件,但决不是唯一条件。

  当然,能够使水体流动起来,应该尽量做到。有条件与大水体相通的水体,应该创造条件沟通,如:松江佘山月湖和正在建设中的海港新城人工湖就是与大水体相通的,浦东世纪公园和张家浜水系也是与大水体沟成一体的,这些水系和水体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没有条件与大水体沟通的水体,也可以想方设法让它流动起来,譬如,在小水系内利用机械动力产生水位差形成水体的流动,目前延中绿地就是这样做的;在人工湖泊中建人造瀑布和喷泉,许多公园和人造景观的水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应该说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相对独立的小水系和内部小循环水体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不够理想,或水质恶化、或水体浑浊,或水色过浓。这是因为,很多人比较重视水体的流动,而忽视了水体中生物链和生物的多样性,缺乏从根本上搞活水体的有效措施。不能够或者没有条件流动起来的水体,即使是已经流动起来的,或者是已经与大水体沟通的水系和水体,当前很重要和迫切的一项措施,就是要想方设法建设和修补在水环境中的生物链,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培育的植物、动物、或者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发挥它们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的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通常称这种方法为水生态的修复技术。总结民间和兄弟省市的经验,不妨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一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日前,上海市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在松江等地进行了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实地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水质监测数据完全符合生产绿色农副产品的需要,不仅为郊区洁净水资源的来源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河道水体的净化创造了有益的经验。在有条件的系,特别是封闭的小水体,应该有意识地保留、修建一些人工湿地,成为微循环、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中的一个环节,以充分发挥湿地中的土壤和生物对污染物与水体的净化作用。在世界各国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这样的湿地,既是一种自然风光,满足富裕了的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要;又可以净化水体,何乐而不为呢?

  二是土地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就是以土地为处理设施,通过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吸附和过滤,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一般用在污水处理上,同样也可以借鉴用在水环境的治理中。湖岸,池塘边,河道边,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硬质工程,多建设一些自然的,生态型的护岸、护坡、或者利用透水材料建成的岸边,并且还应保留或建设一批临水的滩地。五、六十年代郊区的湖泊、河道、池塘水边植物十分茂盛,有芦苇、江芦、苍蒲、慈菇,水花生、野茭白、三棱镳草、茅草,丝草、辣蓼草等好几十种,这些水边的挺水植物深深扎根在岸边的土壤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们与土壤融为一体,产生了较强的过滤和吸收,吸附污染物,悬浮物的作用。据专家们研究,慈菇、茭白等挺水植物对水体中的氮和磷都有较好的去除率,芦苇对于磷的去除率可达65%。同时,生态型的岸边又是湿地向陆地的自然过渡带,成为岸边动物和两栖动物生长和繁殖的场所,保证了局部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在日本大城市中的泄洪通道内,甚至不惜挖深河道,把淤泥堆积在岸脚边,以创造一个自然的岸边,而又保证过水断面。因此,在建设生态岸边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种植上海郊区传统的芦苇,苍蒲、野茭白、茅草、辣蓼草等水边挺水植物,促使恢复和形成自然型的水边环境,以净化进入水体的地面水,真正变成生态型的水边。

  三是水生态修复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就是利用水中生物的食物链通道作用,将有机污染物不断地分解,来净化水体的质量。五、六十年代郊区的河道条条清澈见底,究其原因,除了当时农村的污染源比较少以外,很重要的一条,因为农药用得少,水中的生态不致遭到破坏,生物保持了多样性。那时,到处可以看到五颜六色,惹人喜爱的水草、菱、藕等水中植物;到处可以在河底摸到河蚌、黄蚬、螺丝之类的带壳动物;到处可以在河水中见到来回穿梭的鲫鱼、穿条鱼,榜皮鱼,所有河道都生机蓬勃。清洁的水体为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先决条件,生物的生长繁殖又进一步净化了水体,形成了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因此,要有目的地种植,放养和培养水中的植物,野生渔类和底栖生物。

  首先,要以积极的姿态,对待水生植物,特别是近几年名声浪籍的水葫芦等漂浮水生植物和蓝藻等浮游藻类。五,六十年代郊区河道、湖泊内水生植物种类很多,特别在静水条件下生长更为茂盛。其中,浮游藻类主要有蓝藻、绿藻和硅藻;在水底下生长的沉水植物有竹叶眼子莲、龙须眼子莲、苦草、黑藻、金鱼藻、穗花狐尾藻、大茨藻和小茨藻等多种水草;在水面上繁殖的漂浮植物有水葫芦、水狐狸、萍、满江红、水鳖、紫背萍、凤眼莲等;根、茎、叶分别在水下和水面的浮叶植物有藕莲、睡莲、红菱、野莼菜等。根据华师大调查,仅淀山湖区域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就有17种23属26件。这些水生植物,都有较强的过滤和吸收,吸附污染物,悬浮物的作用,同时还是水中生物栖息、繁殖的场所,能够提供各类水生动物的食物。水中植物的多样性,不仅发挥了很强的水质净化作用,而且还为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必备条件,更为水边环境增添了自然风光。先期建设好的外环绿带中的许多水面和一部分农村河道,正是因为有了丰富多样的水边植物和水生植物,才保持和创造了洁净的水质及一派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当前,要挖掘水中植物资源,并有目的地种植和利用这些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作用,特别是在封闭的水系中,更要创造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对水葫芦等水中飘浮植物和蓝藻等浮游藻类也要正确对待,扬其所长,避其之短。对水葫芦等水中飘浮植物,可用绳子,毛竹等把它圈围起来,既发挥它降解污染物、吸收重金属和点缀环境的长处,又克服了它疯狂生长,到处漂浮的短处。蓝藻等浮游藻类是湖泊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为生物多样化提供次级生物天然饵料;但也要看到浮游藻类过度的生长繁殖和湖泊富营养化是一致的,因此要用调水、控污、调整生物密度等多种手段,来有效控制水的营养化程度。

  其次,要充分重视水生动物在水体中的净化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人工放养,特别是在封闭和半封闭的水体中更应如此。五,六十年代,上海河道,湖泊中水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浮游动物主要由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等四大类;底栖动物主要有日本沼虾、河虾、青虾、白虾、中华绒螯蟹;贝类资源色括:河蚌、螺丝、黄蚬、黑蚬、田螺、短钩蜷、摇蚊幼虫、沙蚕、豆螺、水蚯蚓等;鱼类主要有刀鲚鱼、银鱼、鲤鱼、鲫鱼、青鱼、鲢鱼,鳙鱼、鳊鱼、旁皮鱼翅咀白鱼、穿条鱼等。据华师大调查,仅淀山湖区域,底栖动物就有软体动物21种,甲壳动物8种,水生昆虫2种;鱼类多达60属75种。水生动物的多样性,使它们在水中互相依存,与水生植物互相依赖,大家互相作用,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不断循环,形成了生态的平衡,同时也不断地消耗和降解着水体中的有机物质,使水体得以净化。针对目前的客观情况,简单的办法,可以在水体中因地制宜地投放一些鱼虫、红蚯蚓等水中微生物和河蚌,黄蚬、螺丝等底栖动物并促使其生长繁殖;同时,放养河鲫鱼、旁皮鱼、穿条鱼等野生鱼类,逐步地建设和修补水中生物链,形成生物的多样性,这应该是搞活水体的一项有效措施。据普陀区河道所96年以来在真如港整治中的封闭试验,效果十分明显,使这一河段成为市中心区第一条可以钓鱼的河道。

  三是生物膜除污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就是使用天然材料(鹅卵石头、碎石块)、合成材料(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生物膜,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通俗地理解该技术是利用以上的一些材料,放在水中用人工或者天然的方法,让其表面长出类似于青苔一类的东西,上面附着很多可以吞食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微生物。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长满青苔的砖头、石块,水桥和驳岸,它们实际上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净化水质作用,其原理应该是相同的。日本在一些河道中采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不妨可以一试,一方面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止河岸冲刷的作用。

  最后,提供一个利用地下潜层水资源进行水体交换的方法。苏州园林名扬四海,其中基本封闭的小水系内小桥流水、楼台亭阁的水边环境往往脍炙人口。据专家介绍,在苏州园林的小水系中,水底都挖有若干口土水井,使地面水体得以与地下水进行潜移默化的交换,实现了封闭水体看不见的流动,因而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水质的稳定。上海潜层水资源丰沛,有7.42亿立方米之多,且与地面水交换频繁,补充量大。随着农村自来水化的实现,上海潜层水资源利用的潜力很大,而且挖井的技术简单,成本很低,这无疑是解决独立水系进行水体交换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我们在截污治污,整治河道,开发和建设水环境时,认识上不能进入误区,要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建设更多,更大的水环境;行动上不能消极等待,期盼着种类繁多的浮游动物自己繁殖出来,底栖动物自己生出来,鱼类自己游过来,多样性自动实现,生态自动得到恢复。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水生态的修复工作。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所谓的“死水”一定能变成活水。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典型取水泵站扩建工程设计
    论文导读:取水头部。设计采用新型双排拉森钢板桩围堰。虹吸管。穿越防洪堤。抽真空系统。总平面布置图..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水利工程泵站电气设计研究
    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策略
    水利技术发展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水利水电建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