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抗旱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1-03-05 14:46:00 来源: 作者: 浏览770次 文字大小:

 1.抗旱现状

  城市城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我市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城市,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城区干旱缺水问题日趋突出,一些县(市、区)近年来发生了严峻的干旱缺水局面。据统计,市区实际日需水量为26.62万米3,平均日缺水18.36万米3,自2006年以来,我市遭遇连年干旱,仅去年一年,缺水影响人口就达5.6万人,影响工业产值6520万元/月。全市十二个县(市、区)均为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其中庆云、乐陵等偏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业、商业、生活用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节水意识淡薄;在众多的蓄水工程中,全市仅有8座平原水库,使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80%得不到人工调蓄利用,调节水资源的能力差。

  2.抗旱形势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区干旱缺水矛盾日益突出,抓好城区抗旱、保障城区供水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由单一的农业抗旱向全面抗旱的具体体现。

  近几年来,各级领导对抗旱工作非常重视,全市人民有着丰富的抗旱斗争实践经验,抗旱工程建设初具规模,能够抗御一般的旱灾。但是抗旱减灾也受到一些自然、社会因素的制约,主要是降雨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抗旱水资源短缺,抗旱基础设施不配套、老化,抗旱管理及服务体系薄弱,市民节水意识薄弱等,导致德州抗旱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2.1 可利用水资源短缺

  受全国气候水文特征的影响,决定了我市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从气候发展趋势看,全球温室效应不断加重,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发生异常气候的可能性增加,干旱灾害尤其是连续干旱的发生频率提高。

  2.2 抗旱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够

  全市防汛防旱防风信息系统已初步建成,但起点不高,旱情监测信息、技术、设备已严重滞后于德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地位的提高,尤其在建设与整合抗旱系统网络,提高信息异地共享方面做的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节水宣传力度不够

  与水资源极为缺乏对应的是,德州市用水量持续快速增长、市民节水意识薄弱、相关的节水规范缺乏等。虽然近年来,德州市专门建立了节水机构,对节水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在提高居民积极参与节水和防旱抗旱工作中来,做的还远不够,市民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解决难度越来越大

  一是我市水资源有限,但利用程度已相当高,挖掘本地水资源的潜力很小。在更大范围和区域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的难度和代价将越来越高。二是水资源污染严重,目前我市骨干河道中水质基本都不符合1类水质标准,再加上水量少,对污染稀释能力下降,形成了境内有河无水、有水皆污的尴尬和危险局面,加剧了缺水程度。

  3.城市抗旱工作的主要问题

  3.1 思想认识不够

  不少防汛抗旱部门对做好城区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普遍存在重防汛轻抗旱的现象,在抗旱工作中关注的重点也是农业和农村抗旱。城区抗旱起步晚,横向协调难度大,畏难情绪重,目前还处于转变观念和起步阶段,甚至有的还停留在争论该不该抓的问题上。

  3.2 管理体制不顺

  多年来,城区抗旱和城区防汛一样,多龙管水现象严重,管理体制不顺,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体制不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利、城建等涉水部门信息交流不畅,沟通不够,相关工作不统一;另一方面是在水利部门内部,对城区抗旱职责分工不明确,相互沟通、配合不够,协调困难。

  3.3 基础管理薄弱

  城区抗旱工作管理的不足突出表现在日常管理工作滞后,职责分工不明确,法制、法规体系不健全,掌握抗旱信息不及时、不系统,抗旱基础数据和资料收集的不全面、不准确等方面,抗旱十分被动。

  4.城市抗旱减灾对策

  4.1 切实搞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城区抗旱工作社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减轻城区干旱灾害损失的目标。水资源统一管理能打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界限,将城市与农村、地表与地下、工业与农业、水质与水量、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污水处理与回用水等一切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规划、优化配置和统筹安排,以此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综合管理、优化配置和全面节约。

  4.2 做好城区抗旱预案的制订工作

  要把城区抗旱预案的编制作为当前城区抗旱工作的突破口,力争抓出成效来。城区抗旱预案的制定可以带动城区抗旱相关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理顺城区抗旱管理体制。要选择一些干旱缺水形势严峻的、有特点的、具备一定工作基础的县(市、区)抓好试点工作,注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逐步完善,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并做好推广工作。

  4.3 加强城区抗旱应急预案管理

  坚持以“两个转变”为指导,总结经验、转变观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城区抗旱总体预案的时候,突出预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并对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单位进行预案编制指导,参照市级预案模式向部门、基层延伸,明确各级部门预案由对口部门负责,尽快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抗旱应急预案体系和规范化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应急抗旱反应能力和工作水平。

  4.4 加强城区抗旱的各项基础工程措施建设

  在现有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根据水源情况、旱情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水源工程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千、百、十”平原水库建设,进行水库扩容、铺设管道和增打机井,开拓水源渠道,科学配置水资源,以增加蓄水量,回补地下水,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生产、生态对水资源的需求。

  4.5 加强骨干水源工程调度管理

  工程建成了,管理是关键。水利部门应该加强对抗旱工程尤其是骨干水源工程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及时制定或调整用水、供水计划,抓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监测、应急开源工程规划、水质安全监测等,适时控制高耗水行业的用水,建立水源调度管理长效机制,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切实保障好市民生活和城市生产用水。

  4.6 加强社会节水宣传教育,做好城区节水工作,促进节水型城区建设

  社会公众是防灾减灾的主体,抗旱工作不仅是政府的问题,更是全社会人民的事情,我们应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尤其社区、学生、弱势群体等宣传和教育,

  5.结论

  提高城区抗御干旱缺水的能力,既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也是严肃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更是落实国家防总“两个转变”工作部署的最好实际行动。总之,抗旱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促进抗旱工作能从政府层面的事情向全面参与的转变,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最大限度保证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基础上,最终能满足生态用水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典型取水泵站扩建工程设计
    论文导读:取水头部。设计采用新型双排拉森钢板桩围堰。虹吸管。穿越防洪堤。抽真空系统。总平面布置图..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水利工程泵站电气设计研究
    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策略
    水利技术发展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水利水电建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