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比萨斜塔”倾斜经历三次大地震不倒
在意大利的比萨城,有一座塔,塔身倾斜3.5米,是世界著名旅游地。
而在四川马尔康县,风景秀美,著名电视剧《尘埃落定》曾在这里拍摄取景。马尔康县直波村,有一座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43米高的八角碉楼,半个多世纪来,已经倾斜2.3米,经历3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2001年7月,直波碉楼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开始研究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碉楼的纠偏修复方案。
石块建八角碉楼碉身测量倾斜2.3米
在距离马尔康县城15公里的松岗镇,有个松岗碉群,共有4座碉楼,分别位于梭磨河两岸。其中,两个碉楼位于直波村,被称为直波碉楼。站在公路边,可以明显看到山脚处的碉楼往山体方向倾斜。
碉楼外呈八角形,由下往上成锥体形状,由石块和黄泥砌筑而成,整体高43米。碉楼内部分13层,每层以小圆木铺垫,人以木梯上下,底层全封闭,二层处设门出入,三、四层以上设藏式斗窗,供采光、瞭望。周边住满了直波村的村民。
马尔康县文体局副局长杨昕告诉记者,倾斜的是直波北碉,测量后发现倾斜了2.3米,超过了一般建筑倾斜值,不过,比较稳固,暂不会倒塌。
倾斜超半世纪经历三次大地震不倒
根据记录,直波碉楼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300多年,主要是战时用来通信和防御。“这是目前官方认定的最早修建年限。”杨昕认为,直波碉楼修建的时间有可能更早。2001年7月,直波碉楼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8岁的当地村民八尔姆说,具体什么时候倾斜的不太清楚,不过她六七岁大时,经常去碉楼玩耍,那时已经倾斜了。
直波碉楼先后经历了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还有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杨昕说,2008年地震后,他们勘查发现直波八角碉楼连一块石块都没有掉落,完好无损。但对面的松岗碉楼部分发生了垮塌。
经历地质沉降八角形结构保持稳固
对于碉楼倾斜的原因,当地村民认为可能是水流侵蚀了下面的基石。72岁的村民刘麦的房子就在碉楼边上,在他的记忆中,解放前碉楼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倾斜,至少肉眼很难看出来,后来当地修了一个引水沟,水流经过碉楼,长时间下来,下面的基石变得松软,出现了较大的倾斜。
杨昕也认为,水流冲刷可能是碉楼倾斜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碉楼建成已有数百年,自身地基发生了沉降。他说,直波碉楼下方曾有地道通往梭磨河,后来因为地质坍塌找不到了。
碉楼是用当地的一些石块层层垒砌而成,中间用黄泥夯打结实。杨昕分析,直波碉楼墙壁有近1米厚,从下往上是锥形结构,本身具有稳定作用;同时碉楼经过多年的地质沉降,已经比较稳定。
寻找最安全办法方案未定不会施工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倾斜3.5米,修复后被扶正40多厘米,200年内将不需要再加固。同样,直波碉楼也亟待修复。
2000年,当地政府部门在直波碉楼下方修筑了挡体进行加固。“这10多年来,碉楼的倾斜度并没明显加大。”杨昕说,考虑到碉楼会威胁到村民安全,政府部门准备对碉楼进行纠偏修复。对于碉楼这种特殊结构的建筑,专家们给出了清挖土石调整重心、灌胶粘合整体纠偏、搭钢架支撑等多种修复意见。
杨昕介绍,碉楼是石块和泥块建造,构造特殊,整体性比不上钢筋水泥现代建筑,如果破坏了其中一点的稳定性,碉楼可能垮塌;灌胶的方案对文物原貌破坏较大。
“要将风险降到最低。”杨昕认为,八角碉楼倾斜这么多年没有倒,整体比较稳定。纠偏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安全性,又不能破坏原貌。
所以,目前他们还没有最终确定方案,在这之前,不会对碉楼进行施工。
评论 |
|
典型取水泵站扩建工程设计 | |
论文导读:取水头部。设计采用新型双排拉森钢板桩围堰。虹吸管。穿越防洪堤。抽真空系统。总平面布置图.. |
热门文章
轻轻松松读懂地质报告
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