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引发的现实思考

更新时间:2014-06-29 18:16:56 来源: 作者: 浏览1870次 文字大小:
   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干旱灾害有一个时间过程,是个“慢性病”,不像洪水、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多为突发性,来势凶猛。从2009年7月至今的旱灾时间长、灾情重。波及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5省(区)的大片地区。云南大部分地区干旱达百年一遇,贵州达80年一遇,广西达50年一遇。

    西南地区属我国的丰水区,出现这样的严重大旱,实属罕见。在干旱面前,“工程性缺水”问题矛盾突出,从而得到启示:我国西北地区属干旱、半干旱的缺水区、贫水区,旱灾频发。要防御可能发生的持续大旱,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应制订各种应对的科学预案,抓紧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打通从长江上游向西北地区补充水源的唯一外来水源通道。这是一项重要措施,非常必要和紧迫。

    一、西南大旱,引发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的思考
  
    举国关注西南大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做出安排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开展抗旱工作。

    持续了几个月的大旱凸显出当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西南地区水利工程长期欠账,病险水库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在抗击旱灾的同时,正视暴露出来的问题势在必行。现列举几点:

    首先,要提高对水利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说明了水利建设加强农业基础的地位和作用,也表明水利设施在抵御严重干旱中所具有的突出作用。因此,对水利设施建设应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和评价。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文件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兴修水利是治国兴邦的百年大计”。水利的地位和作用,已从农业的命脉,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的基础设施。面对大旱,应在思路上有所转变,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般的事务,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治国兴邦的百年大计,是基本的民生保障工程。只有认识提高了,才会以对国家、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水利建设放到重要位置。

    其次,要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极端异常天气频现。2008年初,南方罕见的冰冻灾害,已给了人们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祸患常积于忽微,现实提出了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必须树立环境灾害的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忧患意识,在“风调雨顺”时,不可忽视可能出现的严重灾害。面对大旱的思考,更应重视加强水利建设,增强防灾、抗灾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整体利益出发,重视科学抗旱体系建设。水利建设一般投入较大,实施时间长、见效慢。近年来,有的基层负责人认为在位几年,时间有限,往往重视见效快的短期建设项目, 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轻视了见效慢、一定时期内对GDP贡献不大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显然是偏颇的。反思大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以民为本,以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为出发点,重视水利科学抗旱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抗旱减灾的能力。

    最后,要高度重视民生水利。水是生命之本,要充分认识水的价值。大旱之际,要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保障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是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大事,乃重中之重。国家防办4月8日统计,西南灾区有2000万人饮水困难。中央领导强调“要不惜代价尽快缓解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这是规定抗大旱、保民生的底线,必须无条件的、不惜一切代价做好。西南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量达5000多立方米,是得天独厚的丰水区。虽然该地区内也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地表水、地下水丰沛。建设水库,易于蓄水,可调节使用;打井取水,相对容易,能快捷生效。面对大旱“望水兴叹”的窘境,一定要痛下决心,高度重视民生水利。

    罕见的大旱暴露出了工程性缺水的弊端,必须重新审视“丰水区”水资源利用问题。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表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水平低、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是云南省的现状,现已筹集不少于100亿元资金支持水利工程建设,3年内拟投入资金达到500亿以上。  
 
    二、黄河流域历史旱灾造成严重危害的警示

    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北中部,属大陆性气候。历史上干旱灾害发生频繁,据统计,从公元前1766年到公元1945年的3700多年中,发生大旱成灾的记载有1070年。明崇祯年代,1628~1630年、1633~1636年、1638~1641年,黄河流域各地连续发生大旱,灾情遍及晋、陕、豫、鲁等省,尤以陕北最为严重。清光绪1876~1879年,旱情持续4年之久,旱区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并波及周围广大地区,华北5省卷入旱灾的州、县总数就达六七百个,受灾民众1.6~2亿,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民国时期,1920年,陕、晋、豫、鲁等省大旱,受灾人口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42~1943年,陕、晋、豫、鲁、冀5省大旱,仅河南一省就饿死300多万人。从582年至1990年的1409年间,陕西、甘肃、宁夏3省(区),平均4年一轻旱,10年一重旱,20年一极旱,百年一毁灭性旱灾。此间共发生严重旱灾166次,涉及面积占30%至50%。黄河流域的旱灾不仅频率高,而且“旱灾一大片”,波及范围广、历时长、危害大。诸如“大地生烟”、“野绝青草”、“寸粒不收”、“十室九空”、“骨肉相食”、“饿殍载道”等词语不胜枚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一系列利民政策,兴修水利,黄河流域抗旱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水资源不足的特性使干旱威胁仍很严重。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黄河中上游地区平均每年不同程度的成灾面积为0.11亿亩左右,最大成灾年高达0.35亿亩,尤以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最为严重。从1959年秋开始,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区,发生持续大旱,受灾面积近3.5亿亩。其中山东、河南、河北3个主要产粮区合计受灾2.4亿亩,达到整个旱灾地区的68.9%。山东、河南境内黄河等河流都长期断流。1960年,冬季干旱一直持续到第二年3月下旬,黄河、淮河流域近2亿亩农田遭受大旱,4~6月旱情扩大到长江流域,年内全国旱区受灾面积5.8亿亩。河北、河南、山东3省小麦比1960年减产50%。1965年,陕北、晋西大旱,约3000万亩耕地几乎绝收,为支援灾区,国家仅向陕西榆林地区一地调运粮食就达1.5亿千克。

    黄河流域历史上的旱情给予我们警示:严重干旱出现的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因此,要防范连续严重干旱引发的水资源危机,及早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采取节水和外流域调水,即节流和开源两项根本措施,以及其他相应措施。提高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抗御可能出现的严重旱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西北地区属资源性缺水的贫水区,抗御大旱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非常必要和紧迫

    1. 用水已超过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

    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紧缺,属于资源性缺水。近2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已从580亿立方米减到534.8亿立方米,减少了45.2亿立方米。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平均河川径流量的2%,人均年径流量47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年径流量23%,却灌溉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支撑着占全国12%的人口用水,同时还有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调水的任务。黄河维系着两岸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维系着流域的生态基本良好。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按照1987年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分水方案,分配给河道输沙和维持河口地区生态用水210亿立方米,有限的水资源必须承担一般清水河流所没有的输沙任务,使可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量进一步减少。

    黄河来水总量偏少,用水量却持续增加。根据1995~2006年的统计,年均入海水量约100亿立方米,远小于国务院分水方案要求的210亿立方米;年均耗用河川径流量达305.3亿立方米,耗用河川径流量占该时段平均河川径流量的73%,已超过黄河水资源的承受能力。

    2.西北地区缺水形势严峻

    黄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是西北地区的生命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在缺水背景下发展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6省(区),具有丰富的矿产、煤炭、能源、土地和光热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特别是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00~2006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1%。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甘肃陇东和山西离柳等能源化工基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地位突出。按照21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开发6省(区)的资源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要有水资源的支撑,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用水,集中显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水量,二是超采地下水。黄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1980年为93亿立方米,1995~2006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年均为140亿立方米,较1980年增加47亿立方米。西北部分地区已超过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范围不断扩大,地面沉降、塌陷和裂缝,导致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如遇大旱,井深100米、200米,甚至更深处,也难以取到需用之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实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水资源匮乏问题。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蒸发强烈,降雨稀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200~300毫米,有些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属于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更是干旱、大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频发地带。长期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大部分地区在无灌溉的条件下大量开垦土地,草场超载过牧,致使土地沙化、植被退化,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使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牧业生产,有些地区甚至已经丧失了人类生存条件。黄河上游黑山峡河段附近地区草场退化严重,附近的宁蒙陕甘长城沿线干旱风沙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确定为我国四大沙尘暴来源区之一。不仅威胁到人民的生存环境,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和首都圈的生态安全及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仅2000年该地区发生沙尘暴18次,其中直接危及京、津地区的就有12次。近年来也发生了影响范围较广的沙尘暴天气。

    黄河邻近的河西内陆河地区,深处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仅30~160毫米,蒸发量2000~3000毫米,属干旱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河流尾闾干涸、湖泊萎缩,民勤地区沙进人退使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供需缺口达79.3亿立方米,其中河道外缺水66亿立方米,河道内缺水13.3亿立方米。缺水主要在黄河上中游地区。

    据预测,2030年水平年,在大力节水76亿立方米的情况下,黄河流域多年平均缺水量142亿立方米,其中河道外缺水量104亿立方米,上中游地区缺水量达95亿立方米,占河道外缺水量的90%以上,为缺水最集中的区域。枯水年份,缺水形势更为严峻。2030年水平年河道外缺水:中等枯水年份137亿立方米,特枯水年份191亿立方米。若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则缺水量更大。

    西北地区缺水的严峻形势,令人深表忧虑。要高度警惕黄河出现特枯水和连续枯水引发的水资源危机,防御西北地区持续大旱,应及早采取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

    3.抓紧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调引部分水量,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调入黄河。这是能向海拔1000米以上或1000米以下的西北地区增补水源的唯一外来通道,别无替代方案。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1952年开始研究,已历时50多年。黄委在国内众多科研单位和勘测设计部门的配合下,取得了大量基础资料和科研成果,选取了可行的引水枢纽和输水线路方案。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四横三纵”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线、中线、东线工程三条调水线路,规划总调水量448亿立方米,共同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此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增加黄河水资源量,主要供水西北地区。可基本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遏制黄河上中游地区和邻近河西内陆河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趋势,补充黄河河道被挤占的生态用水,为恢复黄河河道的基本功能、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做出贡献。为防御西北大旱增补水源,为国家供水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水资源支撑条件。

    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显著、作用巨大,事关国计,事关民生。应积极推进前期工作,适应未来10~20年严重缺水的需求,早日实施这一工程。
 
    西南罕见大旱,在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困扰、给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损失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在大旱面前,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大旱暴露出许多问题,更显现出全社会对干旱的重视,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视。

    事实说明,西南丰水区也会发生大旱。要以此为鉴,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断地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防旱、抗旱措施,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勿重蹈“工程性缺水”的窘境,防患于未然。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属“资源性缺水”的贫水区,水资源严重紧缺,干旱灾害频繁,我们更要树立防大旱的忧患意识,警惕黄河出现严重水资源危机,抗御可能发生的持续大旱,在加强水利设施体系建设的同时,抓紧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加大力度,不宜久拖,尽早实施,为西北地区增补水源。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云南考察灾情和抗旱工作时指出:“要痛定思痛,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水利建设”。这番讲话,说出了灾区人民的心声,表达了水利工作者的愿望。我们期待总理的要求在西南灾区、西北地区和全国各地早日得到贯彻落实。
(谈英武,原黄委设计院副院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设计原总工程师
(杨维九,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设计副总工程师)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