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
白英(1363-1419年),始祖原籍山西洪洞县,明初迁于汶上,居城东北彩山后的白家店村,以耕稼为业,自幼聪明好学,博古通今,精通地理水势。史书上称他“博学有守,不求闻达”。
当时大运河淤塞后,每逢汛期,运河两岸一片汪洋,洪水退后,断壁残墙,田野荒芜,秋风凄凉,哀鸿遍野,民众苦不堪言。白英每念及此,常嗟叹不已,立志要为解决水患而贡献力量。宋礼私访时,白英见其态度虔诚,便根据自己十多年时间观察的汶上、东平、宁阳、兖州、泰安等20多个县州的地形水势,提出:在汶河戴村附近,拦河筑坝抬高丈二尺;再挖输水渠一条将水引到南旺入京杭运河。南旺地形较高成为水脊,可南北分流,形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势,大运河可通矣!宋礼欣然采纳,并邀请白英共建这一工程。当时白英已年逾半百,但精力充沛。他废寝忘食,不辞劳苦,亲自规划指挥工程施工。
他在大汶河上选取了南岸直依松山之麓,北五里与龙山对峙的南城村附近修建戴村坝,遏汶河入海之路,又在坝的上游南岸,开挖了小汶河,南达运河的“水脊”汶上县南旺处。在小汶河与运河交汇处的丁字口,筑砌了一道近300米的石护岸,还在河底部设了一个像鱼脊形状的“石拨”,由“石拨”冲击下来的汶水分流南北。改变石拨的形状、方向和位置即可调整南北分流比例。此举主要意图是使水按需要量南北分流。又南到沽头,北至临清,改建了38座闸坝,利用“分水脊背”的偏差度和石护岸、水闸等工程设施来缓解急流冲击和调控水量,民间所传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便是当时分流的比例。后经考证,实际分流比例近于六比四,可见当时分流比例是基本正确的。以后又在南旺南北建了闸,使南北分流更加完善。
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水利专家白英规划建造的戴村坝枢纽工程竣工,随宋礼进京复命,至德州,其劳苦憔瘦之躯,呕血而殁。宋礼送葬于汶上彩山之阳,死后仍能视汶水、听泉涌、看戴坝、望三湖,朝廷封白英为“功漕神”。建祠于彩山村,赐祭田500多亩,子孙守祠奉祀。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工部主事胡缵撰写了《白英老人祠记》,并有联“天下无二老,泉河第一功”。
为纪念“引汶济运”的功臣,明正德年间奏请建宋公祠、白公祠、分水龙王庙于南旺汶运交汇处的运河右岸。清朝皇帝曾六次南巡,都在南旺分水口留下了诗篇,对宋礼、白英治水功绩备加赞赏。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