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硬汉子”
黄河岸边“硬汉子”
汛期已至,李忠伟忙着准备防汛知识授课资料,他要给沿黄乡镇抢险基干班巡回授课,传授抢险知识。他说:“汛期就像打仗,要拿出120分的精神来对待,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李忠伟1997年毕业于开封黄校后参加工作至今,已有18个年头。工作伊始,为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他一边参加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函授学习,一边虚心向同事请教,购买相关专业书籍进行“充电”,逐渐成长为工程管理中的技术骨干。
2011年,李忠伟受命走上工程管理科副科长岗位,他深知“这是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拥护,要比以往付出的更多才行。”于是自我加压,无论在工程建设、计划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还是科技创新等工作中,他都事事带好头、处处做表率。在工程管理中,他发现人工植草时,不能均匀覆盖,植草的成活率也低,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研究出了“防洪工程植草定位联动装置研制及应用”创新项目,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植草的成活率。
成功永远青睐于勤奋的人。自2011年以来,他不断探索工程管理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难题,先后在各级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论文近20篇,主要参加的“葛芭草二号培育及应用”、“机淤工程管道防冻加热器的研制与应用”、“ZYS-1型自行式小场地边坡压实机”等科技项目获“黄委三新成果”;主要参加的“维修养护管理制度研究”科技项目获省局科技火花奖二等奖;主要参加的“东平湖水库综合治理开发与多功能运用研究”科技项目获省局理论技术创新三等奖;主要参加研究的“LH-1型高压喷涂养护车”被省局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个个荣誉串起了他闪光的汗滴。
由于所在单位基建工程多、技术人员少,2001年,他接到了去辖区赵固堆机淤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担任总工的任务。此时的他正在遭受一种十分难忍的病痛的折磨——脑椎底动脉痉挛,发作起来头疼难忍。但他没有多想,抓起药瓶,扛起被褥,义无反顾地去了工地。
在施工中,为确保泥浆船高效运转,提高淤沙能力,他每天吃住在工地,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整日往返巡回在泥浆船和淤区工程之间,仅一个工期就步行了近千公里,脚底都磨出了老茧。夜里,当其他同志都进入了梦乡,他又根据机淤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合理调度施工设备,科学调整施工进度,有效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此时,病痛正慢慢折磨着他,疼得实在受不了,吃几片止疼药,强忍着继续工作。这些被同事们看在眼里,深受感动,纷纷称其为压不倒的“硬汉子”。
李忠伟说,他这辈子和工地有不解之缘,往往这个工地刚结束,他又被安排到下个工地。说到此,这位七尺男儿的眼睛湿润了。2002年,他被借调到南水北调八里湾闸改建工地,当时他爱人已近临产,在家庭与工作之间,他选择了工作,以至于孩子出生时都未能陪在爱人左右。
2013年,他再次被借调到东营堤防帮宽工地。这一年,他女儿小升初,由于爱人在乡镇医院工作,工作也忙,无法顾及孩子学习。一天晚上,他意外发现了女儿偷偷放在他包中的一封信,拆开后,一行字跃入眼帘:“爸爸,你又去工地了,什么时候回来呀?妈妈也不在家,我的功课谁来辅导呀……”。看了孩子稚嫩的话语,他心如绞痛,把信放进贴身的衣兜里,又投入了紧张工作。
此后,他还先后担任过蔡楼控导上延、高堂机淤、于楼机淤、雷那里机淤、梁山岳庄截渗墙、朱丁庄控导应急除险加固等工程技术负责人。每项工程基本上都是临危受命,而他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他感叹道:“这么多年来,多亏妻子的理解,最对不住的是她。”
在有些人看来,工程外业又脏又累,内业繁琐枯燥,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差事,但他却把这当作一种乐趣,并乐此不疲。外业施工中,他谨小慎微,对工程质量要求十分苛刻。他常说:“工程质量是个大事,工程技术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待内业,他耐心细致地统计每项资料,核对每个数据,力争做到上报的资料真实准确,下传的资料完整无误。他从事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工作16年来,未发生一例安全和质量事故。
李忠伟,作为基层治黄一线的一分子,和许许多多的治黄一线职工一样,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与青春赛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治黄事业的忠诚与无悔。(黄迎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