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概况

更新时间:2014-06-29 16:44:55 来源: 作者: 浏览1688次 文字大小:

自然地理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1°55’~121°25’,北纬30°55’~36°36’,面积为27万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流域毗邻。
淮河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区,一般高程200~500m(85黄海高程,下同),沙颍河上游石人山高达2153m,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别山区高程在300~1774m;东北部沂蒙山区高程在200~1155m。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为100~200m,南部高程为50~100m,东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苏北平原高程为2~10m;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高程为30~50m。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

河流水系
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km2和8万km2,有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和徐洪河贯通其间。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流域面积3.06万km2;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km2;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km,地面落差约6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km2。
洪泽湖的排水出路,除入江水道以外,还有苏北灌溉总渠和向新沂河相机分洪的淮沭新河。 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南岸支流都发源于大别山区及江淮丘陵区,源短流急,流域面积在2000~7000 km2的有白露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北岸支流主要有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漴潼河、新汴河、奎濉河,其中除洪汝河、沙颍河上游有部分山丘区以外,其余都是平原排水河道,流域面积以沙颍河最大,近4万平方公里,其它支流都在3000~16000 km2之间。
淮河下游里运河以东,有射阳港、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滨海河道,承泄里下河及滨海地区的雨水,流域面积为 2.5万km2。
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大都属苏、鲁两省,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多发源于沂蒙山区。泗河流经南四湖,汇集蒙山西部及湖西平原各支流后,经韩庄运河、中运河、骆马湖、新沂河于灌河口燕尾港入海。沂河、沭河自沂蒙山区平行南下,沂河流至山东省临沂市进入中下游平原,在江苏省邳县入骆马湖,由新沂河入海。在刘家道口和江风口有“分沂入沭”和邳苍分洪道,分别分沂河洪水入沭河和中运河。沭河在大官庄分新、老沭河,老沭河南流至新沂县入新沂河,新沭河东流经石梁河水库,至临洪口入海。
沂沭泗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0 km2的平原排水支流有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等。该水系直接入海的河流15条,流域面积16100 km2。

气象水文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16℃。气温变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极端最高气温达44.5℃,极端最低气温为-24.1℃。蒸发量南小北大,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0~1500毫米,无霜期200~240天。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自然分界线。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mm,其中淮河水系910mm,沂沭泗水系836mm。山东半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1mm。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淮河流域内有三个降水量高值区:一是伏牛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上;二是大别山区,超过1400mm;三是下游近海区,大于1000mm。流域北部降水量最少,低于70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4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80%。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230mm,其中淮河水系237mm,沂沭泗水系215mm。山东半岛多年平均径流深199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分布状况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相似。
产生淮河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为台风(包括台风倒槽)、涡切变、南北向切变和冷式切变线,以前两种居多。在雨季前期,主要是涡切变型,后期则有台风参与。大范围持久性降水是由切变线和低涡接连出现而形成。江淮流域6、7月份持久性大范围的降水天气称梅雨。梅雨期长短、雨量的多寡,基本上决定了淮河全年的水情,如1931、1954年梅雨期长、雨量多,形成了全流域性大洪水。梅雨期结束后转入盛夏,淮河流域常受台风袭击,如1965年7月24日出梅,7月27日就有台风袭击洪泽湖地区。查近百年来的台风资料,发现台风路径遍及全流域,亦即台风雨可以影响整个淮河流域。台风型暴雨的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如"75·8"林庄暴雨,6小时雨量830mm接近世界纪录。
暴雨走向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大体一致,台风暴雨的中心移动与台风路径有关,一般自南向北或自西南向东北移动。冷峰暴雨多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低涡暴雨通常自西南向东北移动,随着南北气流交绥,切变线或锋面作南北向、东南-西北向摆动,暴雨中心也作相应移动。例如1954年7月几次大暴雨都是由低涡切变线造成的,暴雨首先出现在淮南山区,然后向西北方向推进至洪汝河、沙颍河流域,再折向东移至淮北地区,最后在苏北地区消失,一次降水过程就遍及淮河全流域。由于暴雨移动方向接近河流方向,使得淮河流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自然资源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资源最多,初步探明的煤炭储量有700多亿吨,主要集中在安徽的淮南、淮北和豫西、鲁西南、苏西北等矿区,且煤种全、煤质好、埋藏浅、分布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目前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一批新的大型矿井正在兴建。流域内火力发电比较发达,大型坑口电站正在兴建。这些煤电产区,不仅为本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大量的能源,而且是长江三角洲和华中等经济区的重要能源基地。苏北沿海素为我国重要盐产区,流域内苏北、淮南、豫西等又先后发现多处大型盐矿,可供大量开采。
淮河流域内河渠纵横,库塘众多,湖泊洼地星罗棋布,水域广阔,鱼类资源丰富,有2000多万亩水面,100多种鱼类,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区。
淮河流域有9 万km2的山丘区,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宜农宜牧,宜林宜果,还蕴藏有一定的水力资源,是发展多种经营的好地方。砂石竹木等建筑材料储量大、品种多,也是重要经济优势之一。
综上可知,淮河流域人口多,分布密集,土地也多,耕地率高,它位于我国东部的中间地带,所处地理位置重要。从资源、交通、物产等优越条件看,淮河流域确是个举足轻重,大有发展前途的地区。把这一大片国土进一步综合开发治理好,将其资源优势与经济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社会经济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总人口为1.65亿人,平均人口密度为611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m2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
淮河流域耕地面积1333公顷,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3%。农业产值为3880亿元,人均农业产值为2433元,高于全国同期人均值。淮河流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淮河流域工业以煤炭、电力工业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轻纺工业为主。目前已建成淮南、淮北、平顶山、徐州、兖州、枣庄等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1997年产煤量占全国产煤量的八分之一,是我国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田。流域内现有火电装机近2000万千瓦。近十多年来,煤化工、建材、电力、机械制造等轻重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郑州、徐州、连云港、淮南、蚌埠、济宁等一批大中型工业城市已经崛起。淮河流域1997年工业总产值966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703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4383元,低于全国平均值,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淮河流域交通发达。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从本流域东、中、西部通过;著名的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横贯流域北部;还有晋煤南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新(乡)石(臼)铁路,以及蚌(埠)合(肥)铁路和建设中的新(沂)长(兴)铁路等。内河航运有年货运量居全国第二的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有东西向的淮河干流,平原各支流及下游水网区内河航运也很发达。流域内公路四通八达,近几年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迅速。连云港、石臼等大型海运码头,不仅可直达全国沿海港口,还能通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淮河流域沿海还有近1000万亩滩涂可资开垦。流域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5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21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为374亿m3,干旱之年还可北引黄河,南引长江补源。境内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温和,发展农业条件优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

自然灾害
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风暴潮灾害频繁,举世闻名。流域内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经常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在淮河中下游和淮北地区经常出现因洪致涝、洪涝并发现象,危害最大的是大洪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在淮河下游地区还极易遭遇江淮并涨、淮沂并发、洪水风暴潮并袭的严重局面。
1194年黄河侵泗夺淮以前,淮河干流河槽较现在宽深,下游直接入海,沿淮无堤,洪水有时虽也漫溢出槽,但灾情不如近数百年严重。
1855年黄河北徙后,淮河洪水基本上汇入长江。当洪水较大时,高邮湖水位过高,即引起运河东堤溃决。为此,曾在里运河东堤上建归海五坝,以免全堤溃决。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1593年洪水可能是有记载以来淮河流域最恶劣的一次洪水灾害。该年自阴历3月至8月连续降雨,大暴雨10余次,7月下旬又降特大暴雨。“大雨自三月至八月,黑风四塞,雨若悬盆,鱼游城阁,舟行树梢,连发十有三次”。“水自西北来,奔腾澎湃,顷刻百余里,陆地丈许,庐舍田禾漂没罄尽,男妇婴儿,牛畜雉兔,累挂树间”。“淮浸高家堰堤上且数尺,决高良涧至七十余丈,南奔之势若倒海”。“徐州至扬州间,方数千里,滔天大水,庐舍禾稼,荡然无遗”。洪水遍及流域四省,据各地文献记载,人员伤亡和土地城镇淹没的惨烈,均为历史仅见。沂沭泗水系1730年大水,豫、鲁、苏三省受灾,据分析为500年来最大。
黄河北徙以来的140多年中,淮河流域最大洪水年份有1866、1931、1954年等三年。从历史记载看,1866年洪水江淮并涨,受灾57个县,其中淮河受灾20个县,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可能大于1931年;从干支流调查洪水位看,多数低于1931年;从洪泽湖水位比较,与1931年相近;就高邮湖水位看,又低于1931年。
据统计1901年到1948年的48年中,全流域共发生42次水灾。最突出的大灾有1916年、1921年和1931年三次。每次洪水泛滥,常使几十个县、市和上千个城镇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数千万,成千上万的人葬身鱼腹。
1931年7月流域内普降暴雨,河水陡涨,豫、皖两省沿淮堤防漫决60余处,“麦收三成秋无收,濒淮各县成泽国”,大片地区洪水漫流,“庐舍为墟”,“遍地尸漂”。安徽境内淹没农田2100万亩,蚌埠、寿县、五河等城镇均被洪水淹没,死亡人数2.39万人。洪泽湖最高水位达16.06m,运河堤溃决,从淮阴到扬州,纵横三、四百里,一片汪洋。仅里下河地区即淹没耕地1330万亩,倒塌房屋213万间,灾民350万,淹死、饿死7.7万人。豫、皖、苏三省合计受灾总面积7700万亩,灾民近2000万。
1954年是建国后淮河水系最大洪水年。自6月4日开始全流域普降大雨,以7月份雨量最大,造成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淮干正阳关洪峰流量达12700m3/s,洪泽湖三河闸泄量为10700m3/s。有近300万人投入抗洪斗争,对重要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合理调度已建成的山谷水库和行蓄洪区。治淮初期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保住了淮河重要堤防、津浦铁路、重要工矿城市及苏北里下河等广大地区的安全。但由于洪水过大,且历时长,致使淮北大堤在禹山坝和毛滩两处决口。全流域总计被淹耕地达6464万亩。
1957年是建国后沂沭泗水系最大洪水年,汛期暴雨集中,量大面广,15天大于400mm的雨区达7390km2。沂河临沂洪峰流量达15400m3/s。沭河大官庄实测4910 m3/s。沂沭河及各支流漫溢决口7350处,受灾605万亩,伤亡742人,倒房19万间。南四湖30天洪量达114亿m3,相当于90年一遇洪水,受灾面积1850万亩,倒房230万间。
1968年淮河王家坝以上发生了持续性暴雨,淮滨、王家坝出现了建国后最大洪峰,分别为16600和17600m3/s。由于洪水过大,河道决口甚多。河南省境内淮干共决口281处。濛洼圈堤决口21处,临王段、城西湖上格堤处决口。河南省成灾面积192万亩,倒塌房屋94600间。
1969年史、淠河发生暴雨洪水,造成磨子潭、佛子岭水库洪水漫坝,王家坝水位被迫抬高至28.64m,蒙洼进洪。
1975年8月洪汝河、沙颍河上中游出现历史罕见洪水,造成我国第一次大型水库(2座)垮坝,人员伤亡惨重。
1974年8月,沂沭泗河发生洪水,8月14日沭河大官庄洪峰流量达5400m3/s、水位54.63m是建国后最大值;沂河临沂洪峰流量10600 m3/s、水位65.11m,为继1957年后第二位。由于沂沭泗来水集中,使新沂河8月16日出现了历史最大洪水,沭阳洪峰流量6900 m3/s,相应水位10.59m,邳苍地区洪涝灾害严重。邳苍分洪道林子站最大流量2250 m3/s,骆马湖8月16日最高水位25.30m,均为历史最大值。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洪水,淮河正阳关、蚌埠水位分别为26.41和21.86m,居建国后第二位,淮河以南和里下河地区各站水位接近或超过1954年最高水位。由于数十万军民的全力抢险和正确调度,保证了淮北大堤、洪泽湖和里运河大堤、重要工矿城市和重要铁路的安全。但是,由于淮干行洪区开启不及时,行洪效果差,河道底水很高,行洪不畅,造成淮干洪水位长期居高不下,加上沿淮两岸地势低洼和严重的雨情水情,形成“关门淹”。全流域受灾面积达8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40亿元。京沪、淮南等铁路交通几度中断,损失十分严重。
据历史资料,淮河从16世纪至新中国成立的50年中,共发生旱灾260多次,旱灾出现的频次为1.7年发生一次。历史上淮河即为我国旱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1924、1942年大旱,淮河“赤地个里,饿殍载道”。
建国后,淮河旱灾亦频繁发生(但灾情显著减轻),1949~1998年的50年中,淮河先后出现了1959、1961、1962、1966、1976、1978、1986、1988、1991、1992、1994、1997年等12个大旱年分(大旱出现的频次为4年出现一次)。淮河1991~1998年旱灾年均成灾农田3098万亩,占全流域耕地面积的16%、较淮河80年代旱灾成灾农田(2433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高3个百分点,更较50、60、70年代旱灾成灾农田占耕地比重高8~9个百分点。淮河旱灾呈逐年加剧之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旱灾已成为淮河的主要自然灾害。
1978年大旱不仅农业受灾面积大,工业也严重缺水,蚌埠等城市生活用水也发生了困难,市民只好抽用防空油积水,京沪铁路火车也不能在蚌埠加水,徐州、淮北等城市供水严重不足。淮河各地工厂一般缺水3~4个月,苏北里下河等地区3000多万亩农田严重缺水,只好大量抽、引长江水解决,农业灌抽水占用了大量电力,致使苏北各地工厂停产让电100多天,造成2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1994年淮河出现了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旱灾农田超过1亿亩。成灾农田6000农田万亩,内绝收2000万亩,减产粮食56亿kg,有900万人、150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严重困难,淮河干流断流时间长达120天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0亿元。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