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质及监测站
1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耳目和哨兵。1950年开始,长江水利委员会就在所属的水文测站中进行了天然水化学成分的测验工作。1970年以后,长江流域内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根据各自需要,建立了水质监测站(点)开展监测工作。1990年,长江流域已设立水质监测站551个,其中基本站282个,辅助站225个,专用站14个,干支流水质监测断面、湖泊水库水体监测点共692个,基本上可掌握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状况。
水质监测基本站每月监测一次,辅助站每两月监测一次,专用站按自身要求确定。监测项目,根据《水质监测规范》要求,基本站监测项目为36项,除天然水化学离子外,一般能统一监测项目约20项,各地按其污染特点略有增减。
水质站(点)和采样断面年份干流(支流)监测站(个)采样断面数(个)197715(63)45(15)197816(66)62(16)197920(10)73(20) 198022(153)81(270)198122(207)83(349)198222(254)74(447)198324(325)79(584)198421(328)74(476)198524(405)84(5l7)198626(416)73(521)198725(475)65(567)198827(495)68(600)198929(516)73(620)199034(517)74(618)水质监测网(1990年)水系监测站(个)采样断面数(个)长江干流3474金沙江1112上游支流77岷沱江2022嘉陵江3333乌江2828中游支流3032洞庭湖7373汉江5762鄱阳湖134193下游支流4045太湖84111合计551692水质监测站网的设置,以掌握水质时空变化规律、控制江河湖库的水质污染源为原则,除考虑水文特征外,也兼顾污染源分布特点。如太湖地区人口密集,污染较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质站设置较密;长江上游水质监测站设置则相应较疏。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是国家重点监测站之一。10多年来,在流域水环境监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大量成果。
1992年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获得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水资源评价甲级证书;1994年初通过国家计量认证,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持有CMA铜牌。
撰稿:唐萍
2 地表水水质评价
【水质状况】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地域变化较大,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匀。水资源质的时空变化也较大。
长江流域干支流地表水的评价是以1994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河段为单元,分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时段。方法是对照水质评价标准确定单项水质参数的水质级别,对超过三级标准项目,计算其超标倍数。
以单项水质评价结果的最劣水质级别作为该河段的水质级别,绘制水质综合评价等级图。
水质级别说 明1~2级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1~2级标准,水质较好,可满足各种用水的水质要求3 级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3级标准,水质尚可,属防止污染的最低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可满足各种用途的用水要求4~5级水质已污染或严重污染,仅满足农灌水质要求长江水质评价上自石鼓,下至吴淞口,108个监测断面、75个河段,评价总河长为8694km。其中长江干流27个河段,45个监测断面,评价河长4347km,占评价总河长的50%;金沙江、赤水河、岷江、府河、沱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清江、湘江、资水、沅江、澧水、赣江、汉江、青戈江、水阳江、姑溪河、裕溪河、南淝河等21条主要支流及洞庭湖出口,共48个河段,63个监测断面,评价河长4347km,占评价总河长的50%。评价结果,枯水期超过3级水质标准的污染河长为794km,占评价河长的9.1%,均为支流河段;丰水期超过3级标准的污染河长为937km,占评价河长的10.8%,其中干流河长555km,占干流评价河长的12.8%,支流河长382km,占支流河长的8.8%。
长江主要水污染项目超标河段数以直方图示意;超标河段主要污染物按类型分别在图中示意:
A.天然水化学类:pH、总硬度、氯化物。
B. 耗氧有机物及氧平衡指标: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
C.有毒及易累积物质类:氰化物、砷化物、挥发酚、六价铬、汞、镉、铜。
主要污染物质及超标倍数表河名河段河长(km)枯 水 期丰 水 期长江泸州118铜(0.1)长江朱沱133铜(0.4)长江重庆137铜(0.5)长江上海167 溶解氧、pH赤水河茅台129氨氮(3)岷江彭山104氨氮(0.6)府河望江楼74氨氮(1.3)生化需氧量(0.06)沱江 王皇庙140氨氮(3.1)沱江内江85铜(0.7)铜(07)沱江李家湾201氨氮(0.7)湘江全州150 铜(0.7)湘江湘潭28氨氮(0.5)赣江万安16pH 南淝河合肥12溶解氧、氨氧(6.1)、高锰酸盐指数(2.2)、生化需氧量(0.5)溶解氧、氨氮(4.3)、高锰盐指数(0.7)水阳江宣州120氨氮(0.4)长江于流参加评价的4347km河长中,枯水期1~2级水占72.1%,3级水占27.9%;丰水期泸州、朱沱、重庆河段因铜超标为4~5级水外(占评价河长的12.8%),其余1~2级水占66.6%,3级水占20.6%。干流丰水期水质明显劣于枯水期。
在21条支流和洞庭湖出口共4347km评价河长中,4~5级河长比率枯水期为18.3%,丰水期为8.8%,枯水期水质恶化明显。其中,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清江、资水、沅江、澧水、汉江、裕溪河的巢湖闸及洞庭湖出口等水质良好,枯、丰水期均为1~2级水。丰水期赤水河、沱江、赣江、水阳江个别河段超标,达4~5级水。枯水期沱江污染范围很广,绝大部分评价河段污染达4~5级水,主要是受氨氮和铜污染。府河的望江楼氨氮、生化需氧量污染严重,岷江、湘江个别河段氨氮和铜超标,特别是南淝河的合肥段污染尤为严重,枯、丰水期都出现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超标,均为4~5级水。
按水文年对评价河段各项目进行月超标次数统计,结果表明:全流域总计超标次数为171次,7月份干支流总计超标达18次,居首位。超标比率构成为:干流39次,占22.8%,7月最高达7次,超标次数较多的是铜;支流132次,占77.2%,1月份高达15次,超标次数最多的是氨氮。
【水质变化趋势】水质级别为:1~2级、3级、4~5级。按水质级别相应河长占评价总河长的百分比见下表:
水期年份干 流主要支流评价河长(Km)比例(%)评价河长(Km)比例(%)1~2级3级4~5级1~2级3级4~5级枯水期1993461680.020.0622469.212.418.41994434772.127.9434766.814.918.4丰水期1993461628.758.912.4622461.020.318.71994434766.620.612.8434762.229.08.81994年与1993年度相比长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是:枯水期全流域1~2级水质由1993年73.8%降至69.5%,降4.3%,3级水质由15.6%增至21.4%,增5.8%,4~5级水质由10.6%降至9.13%,降1.5%。丰水期全流域1~2级水质由47.2%上升至64.4%,增17.2%,3级水质由36.8%降至24.8%,4~5级水质由16.0%降至10.8%,降5.2%。上述比较表明,1994年全流域枯水期水质与1993年相比基本持平,丰水期水质总体比1993年有所好转。
综上所述,长江干流水质良好,枯水期水质好于丰水期。据1991年长江干流主要城市江段近岸水质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近岸水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形成岸边污染带,特别是上海、南京、南通、武汉、重庆等重要工业城市,近岸水域污染相当严重。长江支流大部分水质良好,部分河段水体受到污染,枯水期水质劣于丰水期,以沱江、南淝河最为突出,多年来枯水期氨氮污染严重,无好转趋势。
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总体而言:干流水质枯水期优于丰水期;支流水质枯水期却劣于丰水期;岸边水质劣于中弘水质;城镇江段水质普遍劣于非城镇江段水质。保护长江水质已是当务之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