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纪实微故事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意即君子要有广阔的胸怀,做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计得失,能容忍别人。而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且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遗憾的是,如今君子仿佛寥若晨星,而小人则愈来愈多,有“雨后春笋”之感,可得引起我们警惕!多做君子少做小人吧,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风清气正! 曹操在巜建安十年令》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的第五伯鱼,居官铁面无私,刚正清廉,朝野上下无不赞誉,有人甚至当面夸他“无私”,可他回答说,不敢,过誉了。并举例说,有次侄儿生病,虽然一夜之间也看过几遍,但回来并倒头就睡着了。可我儿子生病呢,却一夜翻来复去睡不着,这不说明我尚有私心杂念吗?大家听了,更是敬仰。可是,这样一位品行端正勇于自我解剖的人,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诬蔑、攻讦。古今同理。某医院一位劳模,数年来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管患了癌症,也是“方寸未死,永在医坛”,放尽余生的光和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白衣战士,却有人造谣中伤他,说报纸、电台的宣传是“吹”的,抱药罐上手术台是“假”的,患癌症是“装”的,甚至连这位劳模平时微笑的面容也是“虚伪”的……当年,曹操曾颇有感慨地说,第五伯鱼那么高尚,都会遭到诬陷、诽谤和攻击,何况我们一般人呢?是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上再好的人,也难逃脱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造谣中伤。这种现象不足为怪。希望我们的劳模们,我们的改革者们,各条战线上的英雄们,干你们的事情,立你们的功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尽管一时蒙受不白之冤,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那种以白为黒、黑白颠倒的怪现象总是短命的。 
〈原载巜合肥晚报》1985年12月10日,署名:金剑)有些男女青年不愿在本单位找对象,问缘故,答曰:“远香近臭”也。某厂厂长正在为从外单位招揽人才而冥思苦索,蓦地省报头版头条新闻令他乍舌了:“某厂某车间某青年技术员某某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这是真的吗?厂长半信半疑地打电话一问,果然是他们厂某某车间某某。“啊,我们厂有人才嘛!”厂长顿时感慨万端。这件事提醒了那些厂长经理们,要注意身边的人才。对于我们,也可能有启发。“远香”固然可喜,“近臭”却未必全是。我想,大概人们整天在一起,耳鬓厮磨,了解多了,优点嘛,习以为常;缺点嘛,令人触目。如此日积月累,就臭喽!当然。有的人明明知道某某是“近香”,“小鸡肚肠”,嫉贤妒能,有意贬低,或恶意攻讦,那又另当别论。要建设现代化的强国,我们每一个干部在选拔人才时,既要注意“远香”,更要重视“近香”。
(原载巜合肥晚报》1985年9月19日,署名:王剑)小青年本是拾金不昧,心明如镜,心静如水,按现在时髦说法就是“清纯”,却被这位党支部书记推论为“有动机”、“有政治目的”,这是可怕的“思维异化”,其结果便是促使人们以后不敢不愿做好事了。
(原载巜合肥晚报》1985年3月11日,署名:王剑)宋庆龄同志的一生,是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我们青年看到了人生的意义。她为革命,敢于面临淋漓的鲜血,正视惨淡的人生,笑迎命运的狂涛。真不愧为人中之杰,女中之杰。半个多世纪以来,多少革命青年以宋庆龄同志为楷模,跟着共产党,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奋勇向前。今天,在宋庆龄同志与世长辞之时,我们更要学习她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图大业而努力奋斗。当然,也有一些小青年,不懂得人生意义的真谛。他们之中,有的被钱迷了心窍,热衷于个人“小四化”;有的不安心工作,却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有的胸无大志,饱日终日,庸庸碌碌……这种人,没有革命的理想,没有崇高的精神生活,生命像锈铁一样在岁月中慢慢锈掉。青年朋友们,当你在人生道路上犹豫、彷徨、徘徊时,当你精神空虚、百无聊赖时,想到宋庆龄同志的一生,你有何感想呢?你能不昂然奋起架起生命的小舟,驶向大海,劈波斩浪,高歌向前吗?你能不跃马扬鞭,为振兴中华而奔腾驰骋吗? 
〈原载巜安徽青年报》1981年6月16日,署名:苗军) 能上天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凭自己的翅膀飞上去的,有的是被一阵风掀上去的。日前,我的一些青年朋友给我写信,说他们在改革的潮流中,有的当了厂长,有的当了车间主任,有的当了科长、乡长……我为他们高兴。欣喜之余,我又放了点“冰淇淋”:年轻的朋友们,你们都是凭自己智慧的翅膀飞上去的吗?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而是被“风”吹上去的,尽管一时飞得高,也不过是一颗流星,瞬间就会倏然消逝。我祝愿你们,为了祖国四化宏图的实现,务实求真,虚心好学,依靠群众,踏实工作,振翅翱翔吧!

(原载《安徽青年报》1984年8月28日,署名:王剑)(本文系官场微小说(ID:gc-wxs)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