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故事 > 正文

官场微故事:母亲,您本不该离去……||王金山(安徽)

更新时间:2022-01-13 22:36:58 来源: 作者: 浏览651次 文字大小:

官场纪实微故事

母亲,您本不该离去……
这是一件令我彻骨难忘的往事。我的母亲是不会死的。如果当时护送得当,她老人家也许也许还能多活几十年。可是,她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40多年了,我亲爱的母亲,您在九泉之下闭上眼睛了吗?
岁月悠悠。对母亲的怀念,以及我这个当儿子——医生没能尽到保护和医治母亲的责任,至今深深地痛悔!
那是1980年5月20日下午,年仅47岁的母亲,在农村同姑娘们比赛挑大粪。母亲有高血压病。平时,她有时也说有头痛、头晕、手发麻等等,母亲因患有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注:至于高血脂为什么会导致脑中风,其机理是高血脂会导致高血压。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并导致心肌功能紊乱以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而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可当时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这算得了什么呢?她照样赶农活,干重活,照样同别人比赛(当时生产队分成三个包工小组),结果,肩挑一担粪在跨田埂缺口时,只见腿一软,瘫在那里。范大嫂急忙将我母亲扶起来,我母亲便一口接一口地吐了起来。几位老乡见状,便七手八脚到将我母亲抬回了家(注:医学上要求,脑出血的病人,早期原则应以“就地处理,就近治疗、减少颠簸,密切观察”为宜。现场的人们不要紧张慌乱,尽量让病人平躺下来,保持安静,千万不要频繁地搬动或折腾患者)。老乡们哪知我母亲是脑出血,更不知脑出血的正确护送。你搬头,他抬脚(注:医学上要求,搬运这类病人时,最好3个人同时动作,一个人托起病人的头部和肩部;另一个人搬动腰部和臀部;第三人抬起下肢,互相配合着将病人抬到应该抬到的位置上。转送时,应采取水平体位,即保持头与躯干始终成一字形,身体的长轴与前进的方向相垂直。另外,搬动病人时,忌头部抬得较高,因为这样会使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而流动,进一步压迫脑组织,常诱发危及生命的脑疝),至于抬送的姿势是否正确,老乡们是一无所知!据我父亲(注:我父亲也因身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于2002年7月30日下午5时左右病逝)生前回忆,本来母亲在路上都还很清醒,可被大家抬送到家后,就有点迷糊了,还吐得凶。我的父亲,斗大的字不识一石,他哪里又知道如何正确护送我母亲上医院呢?从邻居家借张人力平板车,邀邻居帮忙,用力将母亲抬上了平板车,急慌慌地向几里之外的公社卫生院奔去。农村的泥巴路坑坑洼洼,平板车在路上急速地跳跃着,母亲的身子和头部也随着来回晃荡和颠簸。“哇——!”“哇——!”母亲在路上吐得更剧烈了,父亲见状,将平板车拉得飞快,汗从他的脸上唰刷地往下流。公社卫生院终于到了,可医生到来后,听听心脏,摸摸脉搏,又抢救了一会,最后摇摇头说,不行了……
据父亲当时回忆,医生说,我母亲大概在半路上就停止了呼吸。脑出血这种病,哪能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剧烈晃荡和颠簸呀!用平板车运送,沿途要特别注意保护病人的头部,防止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昏迷呕吐的病人,头要转向一侧,便于呕吐物从口腔中流出,以避免阻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呼吸困难者,要用氧气袋给予氧气吸入。可运送病人只有我父亲一人,他哪里能顾得上呢?再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运送病人还有这么多的科学讲究……
第二天,家乡来人到医院向我报丧,我一下惊呆了!多么慈爱、善良的母亲,勤劳一辈子,苦了一辈子,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那时刚好在学医,对脑出血这样的病人如何正确护送也或多或少地知道一点,回家听父亲将救母亲的前前前后后经过一说,便不知天高地厚地非常生气地责怪他们好心帮倒忙。“母亲是脑溢血,你们怎么能那样搬动和运送她呢?就是你们的错误做法,葬送了我母亲的生命……”我当时不通情理恼怒地责怪着我那可怜兮兮的父亲。“公社医生也说了……可我们哪晓得呀!”父亲当时双手抱着头,哀哀地说。是啊,父亲以及那些好心的乡亲们,他们哪知道脑出血是如何正确地护送呀!别说老乡们,就是现在的许多城里人,以及为数不少的医务人员,对脑出血的病人会科学地搬运吗?
母亲,我那可怜的母亲,在九泉之下已40多年了。母亲是不会安眠的,她深知要在今天,今天这个条件,有“120”急救中心,由老乡们打个电话(我们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许多家都装了电话,许多人都有了手机),不乱搬动,就地救治(如今家乡的公路又宽又平,避免了过去的坑坑洼洼黄泥路的颠簸),科学护理(老乡们如今经过电视、书报卫生科普的宣传,已懂得了不少医学保健知识),也许不会死了,最起码不会死得那么早,那么匆匆!
母亲毕竟只有47岁呀,她去世得太早、太早了!
今天,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知识的普及,千万个类似母亲这样的病人再也不会重蹈覆辙了。母亲,我亲爱的母亲,您在九泉之下为这些幸运者而祝福吧!
又是一个追思日。母亲,您安息吧,永远地安息吧……
(载安徽《保健与生活》杂志1999年12期)

       

(载湖南《大众卫生报》2011年10月25日)

杂谈

巨大的镜子

   宋庆龄同志的一生,是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我们青年看到了人生的意义。她为革命,敢于面临淋漓的鲜血,正视惨淡的人生,笑迎命运的狂涛。真不愧为人中之杰,女中之杰。
半个多世纪以来,多少革命青年以宋庆龄同志为楷模,跟着共产党,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奋勇向前。今天,在宋庆龄同志与世长辞之时,我们更要学习她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图大业而努力奋斗。
当然,也有一些小青年,不懂得人生意义的真谛。他们之中,有的被钱迷了心窍,热衷于个人“小四化”;有的不安心工作,却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有的胸无大志,饱食终日,庸庸碌碌……这种人,没有革命的理想,没有崇高的精神生活,生命像锈铁一样在岁月中慢慢锈掉。
   青年朋友们,当你在人生道路上犹豫、彷徨、徘徊时,当你精神空虚、百无聊赖时,想到宋庆龄同志的一生,你有何感想呢?你能不昂然奋起架起生命的小舟,驶向大海,劈波斩浪,高歌向前吗?你能不跃马扬鞭,为振兴中华而奔腾驰骋吗?


〈原载巜安徽青年报》1981年6月16日,署名:苗军)
杂谈
笑什么?
     某系,政治老师正在向一位学生提问。
     “你的理想是什么?”
    “在实现四化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你的幸福是什么?”
   “看到祖国真正富强起来的那一天。”
    被提问者的话音刚落,课堂里响起一阵刺耳的笑声。
    “神经病、背书迷……”
   “说大话、假正经,党票扒窃者……”
    “哈哈哈哈……”
    一片鄙夷声中,那位同学十分难堪……
    美好的感情被目为怪异,正常的观念被讥为荒唐……这难道不令人震骇和悲哀吗?
这些年来,在一些人心目中,“实惠”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目的”,此外再也无任何瑰丽的东西。他们为了追求一己之利。不择手段拼搏冲杀,很快便演完了自己人生舞台上的一出悲喜剧。从北京的冯XX,到我院因屡屡偷窃被开除了学籍的徐X。这不就是佐证吗?
   物质生活固然重要,但精神生活更为重要。许多革命者正是有着革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优美而丰富的精神生活,才使他们“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活的充实、高贵而坦荡。
   尊敬的“喻利”者们,对于那位同学正确的回答,你们笑什么呢?用果戈里的一句名言作为给束语吧:“笑什么,笑的就是你们自己!”
见原稿。


(原载《安徽中医学院院刊》1999年2期,署名:王剑)
杂谈
君子坦荡荡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意即君子要有广阔的胸怀,做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计得失,能容忍别人。而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且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遗憾的是,如今君子不多,仿佛寥若晨星,而小人则愈来愈多,这种坏风气可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多做君子少做小人吧,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尽快风清气正!
请阅读原文。


〈原载巜合肥晚报》1985年12月10日,署名:金剑)

本文系官场微小说(ID:gc-wxs)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