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老李到另一位退休干部老赵家串门,闲谈中,谈到了各人的养生保健问题。)老赵:报上介绍,人们最佳睡姿是靠右侧,理由是不影响心肺功能,我依次而卧,果然睡得香甜;后来有一篇文章说,靠右睡缺点很多,影响胃的消化、肝脏的代谢、肾脏的排泄,最科学的睡姿还是宁左勿右。正当我矫正睡姿时,报上又有文章介绍说,仰着睡、趴着睡才是真正良好的睡姿,有利于脊柱肌肉的恢复……老赵:我呀,博采众家之言,一会儿右卧,一会儿左卧,一会儿仰卧,一会儿趴卧,在床上翻来覆去,弄得床板“咔喳、咔喳”响,正当体味名家优劣时,被我那老太婆一骂……老赵(学老太婆的尖声腔调):死老头子,躁什么呀?您要是不睡觉,滚阳台上去……老赵:笑哇,笑哇,扭伤腰肌了吧?快躺在我家床上休息……老赵:不行呀!报上说,急性腰肌扭伤后,需卧硬板床休息,以利于损伤组织的恢复……老李:不不,我看报上说,急性腰肌扭伤后无须卧床休息,应加强活动,这样疼痛消失得快,腰部柔韧性好,痊愈天数短……老赵:这,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看您就动一会睡一会、睡一会动一会,怎么样?老李(垂头耷脑):好吧,我们只有两种观点兼顾了……老赵:哎,我说老李头,我们再辩论下去,肚子就要提抗议了!老李:啊,不行,不行,蔬菜怎么和豆腐放在一起烧,报上说这样可引起消化不良症、肾结石、尿路结石……老赵:可前天的报纸又将这种理论推翻了,菠菜和豆腐放在一起可助吸收、助消化,增强全身的机体免疫能力呢!老李(目瞪口呆):真有此事?那就炒两份吧,一份将两样放在一起,一份将两样不放在一起……
(原载《新安晚报》1995年10月7日,署名:金三)疯牛病、非典、禽流感等等,虽然也很凶险,但死亡率都不及狂犬病。可以这么说,在目前所有的疾病中,狂犬病的死亡率可算“大哥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狗就给人们带来了令人惊恐的狂犬病,一时间,人们谈狗色变。于是,全国上下先后开展了规模较大的灭狗行动。如今,养狗热的悄然升温,给人们带来几多欢乐几多愁。北京市从1995年就开始实施限制养犬规定,要求所有的宠物狗必须注册,惟有经过了健康免疫体检的狗才有注册资格,合法领到自己的“身份证”。其中免疫注册的疫苗包括有,犬温热、犬细小病毒、副流感、传染性肝炎、腺病毒II型、犬钩端螺旋体病(前六者叫六联)和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对狂犬病疫苗,要求一年注射一次才能取得每年的注册资格。据悉,该市截止到2002年8月初,登记在册的犬类有近13万条,大约只有20%的狗进行了注册,大量“黑狗”的存在已经形成了“都市狗患”。人若被疯狗咬伤后,应立即到医院进行伤口处理,然后到防疫站打抗狂犬病血清,这种血清会产生一种抗体,它在人体内会抑制以至杀灭病毒。但这种效力在体内只能维持一个多月,因此接着需对伤者进一步采取自动免疫疗法,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它是一种抗原,注入人体后会对狂犬病毒自动产生对抗,疗效可维持一年以上。如果你不慎被怀疑为狂犬病的猫、狗等动物咬伤后,首先要及时用20%的肥皂水或40%—70%酒精涂抹伤口(不宜包扎),处理完后马上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预防针。一般注射5支,即于咬伤当天(0)、3、7、14、30天各注射2毫升;必须在24小时内注射(愈早愈好),因为狂犬病病毒在伤口处停留的时间大约为12小时,随后侵入机体。注射完疫苗后,不宜大量饮酒、喝浓茶、吃刺激性食物以及剧烈运动和劳动、过度疲劳等,因为这些均可使免疫失败。做好伤口处理,及时注射疫苗和抗狂犬病病毒血清,就能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养狗以及养其它宠物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会给社会带来公害。那么,为什么养狗(包括猫、鸽等)之风就是刹不住呢?是人们的精神空虚、百无聊赖?是人们的“口谗”?是社会治安令人不满而依靠狗来协助“治安”?还是我们的某些地方“禁狗”主管机构及执法机关“欲擒故纵”?狂犬病虽然危害性大,死亡率高,但只要采取有力措施,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在英国,议会给予警察捕杀无主流浪犬的权力,并实施了对家犬进行定期强制性免疫、检疫进口动物、杜绝外源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进入等措施,只用了5年时间,就控制并消灭了狂犬病。日本于1950年开始将狂犬病作为社会问题,并颁布了《狂犬病预防法》,经过7年的努力,也消灭了狂犬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一些国家控制狂犬病的经验可以看出,建立公共卫生应对系统,是我国根治狂犬病的当务之急。
(原载《安徽日报》1995年12月25日,署名:金言)
大吴,本名姓吴名军,男性,“大吴”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他自己一贯的自诩,我们也慢慢地叫习惯了,久而久之,反而把他的真实姓名淡忘了。笔者同大吴,可以说是从小时穿叉裆裤就开始在一起玩了。后来,又一起上小学、中学,后又一起上山下乡,而且下放在一个知青点。下放没几年,他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也有人传言是他那当工厂书记老爸的“功绩”),让主管招生的公社革委会主任在招生簿上写上了他的名字。后来,他上了工农兵大学,再后来,入了党,提了干……大吴的身上有不少笑话,主要就是经常读错字与别字的问题。这样的笑话在中学时就颇有名。虽然时过境迁,但笔者仍然依稀记得。那是在初一时,语文老师叫他念“匕首”,他一本正经地念成了“七首”,引起了同学们哄堂大笑;还有一次,历史老师问他圆明园是谁烧的,他跟老师吵架,说老师问问题特奇怪,烧圆明园不在场,他怎么知道,吵得老师啼笑皆非……有一次,大吴作报告念着我替他写的稿子,将“墨西哥”读成了“黑西哥”,“狠狠打击美帝国主义”读成了“狼狼打击美帝国主义”,逗得人们大笑不止。散会后,大吴将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像是表扬又像是批评:“稿子写得不错,突出政治,思想先进,很革命化,可就是古字太多,很难认,再说,你干嘛将‘团结——批评——团结’中的‘一’字写那么长干什么?”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吴主任见我还笑,动怒道:“笑什么?别吹毛求屁(疵)!”文革硝烟散后,大吴被批判了一下,“无官一身轻”,后来被组织上安排到了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 那一天,上语文课。大吴带领同学们朗读起课文中的成语:“查,查,查,查(杳)无音讯的查!”突然,一位心细的同学举手问道:“吴老师,书上这个‘查’字底下怎么少一横呀?”大吴倒吸了一口凉气,急忙瞅瞅书本,又对对笔记,然后愤然说道:“真不象话!现在课本的印刷质量太差,错别字连篇,简直是误人子弟嘛!”接着,他又高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书上那个查字下面少印了一横,你们给它加上呀!”结果,这个班的同学全都是“查无音讯”而小学毕业。现在有的同学都读高中和中专了,还满嘴“查无音讯”。有同学非议,他们就义正辞严地反驳:“我们吴老师说的,是书本上印错了……”
(本文系官场微小说(ID:gc-wxs)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