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小说 > 正文

剃头匠

更新时间:2018-11-10 10:45:03 来源: 作者: 浏览1360次 文字大小:

剃头匠
文|五月

徐师傅剃头几十年,是镇上唯一一个没有店面,而在街上摆摊的剃匠师傅。无论晴雨,必然能够看见他的身影,晴天就摆在巷口,雨天就挪到那间废弃的仓库屋檐下。徐师傅是本地人,年轻时候,跟着师傅,走村窜巷,学到一身真本领,但是,现在村里人越来越少,外出打工的打工,搬出去市区、县城、圩镇的搬出去,下村即显得费时,需要剃头的又少,近些年来,上了年纪,干脆不走,守着圩镇。对街就是理发店,招牌挂着,设备摆着,光洗发油、洁面乳等就甩出徐师傅那箱吃饭家伙几条街去。
然而,徐师傅的手艺是出了名的,收费又比店里便宜一半,还是有些固定客源,以及部分图省钱的,但徐师傅却不做焗油和染发等,也不吹头发,不是他不会,是没有设备,也无处插电,唯一一件带有新时代气息的,就是那把充电式理发器,其它都是不用电的老式家伙。
在这个新兴的时代,即使在乡村,年轻人也无法理解只剪头发、刮脸的老式剃头匠,徐师傅的生意也日渐冷清。
夏末的一天,并非逢圩日,一大清早,鸣蝉未起,徐师傅所在的巷口却异常热闹,主干道沿线,每三十多米处,就有2名戴红袖章的人,拿着扫帚、垃圾斗,定睛一看,袖章上“创建文明城市”几个大字分外显眼。
徐师傅熟练地摆好家伙,刮胡刀捏在手里,划出一道弧线,看他们沿路捡烟头、扫地、除杂草,贴草皮,墙体绘画,指挥车辆、摩托摆放,还第一次看见往天上喷的洒水车,好奇心起,正想打听,远远瞥见自己村的村支书从另一个巷口出来,袖子上也有红袖章。徐师傅迎过去,寒暄一回,问到正题上来。
“这不,全体镇、村干部齐上阵,老实说,路上都是熟人,我一张老脸扫大街,还真有些挂不住。”村支书一抬胳膊,回答道。
“那这得弄多久啊?阵仗这么大。”徐师傅问。
“不清楚,只知道可能会来某些重点乡镇,主要还是以市里、县里为主,不跟你说了,上面要求不能聚众聊天,还派出专人来查。”村支书话音刚落,人已经二米开外。
徐师傅这两天依旧剃头,虽然隐约认为这是件好事,但总觉得怪怪的,比如连掉在地缝里的头发也被扫得干干净净,因为特定路段每天来的干部是固定的,所以徐师傅与那两名干部已混成脸儿熟,大老远就能认出来。
“张所长,这么早,辛苦啊!”徐师傅打了声招呼。
“没办法,执行任务。师傅,不能停这,停到上面,车头朝外。”张所长后一句是说给那个骑摩托来剃头的人听的。等那人完成剃头、刮脸、搅耳朵、洗脸、洗头等一系列老式绝活后,张所长把徐师傅叫到一旁。
“徐师傅啊,跟你商量个事,你看行不?”
徐师傅客少,本来就无聊,这几天有工商所张所长他们陪着,偶尔聊聊天,倒易排遣寂寞,听他喊话,于是,把毛巾往木架上一搭,刮胡刀在手里转了一圈,收好,走上前去。
“就是,这两天上面可能就会来检查,一有准信,你能不能先把东西撤走,你看,文明,文明,你在大街上……是不是……这条老街太破旧,到时还有移动文化墙会堵住这里……”
徐师傅把意思听出来,立时有些不高兴,说:“我剃头几十年,在这里时间也不短,正常生意,不偷不抢,怎么就不文明了?”
“你看,你这也没营业执照的,当然,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希望你能配合我们一下,权当休息一天嘛,以后如果有事需要找我,我能帮的,尽管开口。”
最后,检查组并没有来乡镇,倒是听说市里有人赤膊上街被扣了分,成为镇政府一时茶余饭后的谈资。
徐师傅依旧在巷口剃头,无论晴雨,只是偶尔还会想起那段特殊的日子,想起的时候,还会不自觉伫足在镇政府门口,却始终没有走进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