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复杂的必要

更新时间:2017-04-04 19:14:44 来源: 作者: 浏览1774次 文字大小:

复杂的必要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淅淅沥沥的几场小雨过后,却将春带的更加暖了,尘封了一个寒冬的心似乎也已开始慢慢消融,愿意出门去踏青、去赏山玩水,而作为他乡的游子,每逢这个节日,唯一想做的便是踏上家乡的故土,为逝去的亲人带一束花、添一抔土,带去远远的思念。

老家的传统是一定要赶在清明之前的“寒食”那天回去上坟,小时候总是盼望着能有这样上坟的机会,因为母亲总是一大早起床,动用油锅炸出很多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工工整整的摆满五个大碗,放在一个圆形的茶盘里,用包袱裹起来,交由父亲。父亲扛着铁锨、提着盛满食物的茶盘,我这类的小孩则屁颠屁颠的跟在父亲身后提着一瓶酒亦或是一壶茶、几炷香开始前往祖坟祭奠。父亲总是先点上香,把包袱打开,再一遍遍的敬酒,待香燃毕,父亲用铁锨铲起几锨干净的土盖在坟头上,压上坟头纸,我们才得以离开。

小时候总是期盼这样的“仪式”能够简单点,早点结束之后就可以吃到期盼很久的食物。到后来,再长大一点,我们都上学工作离家,因为假期的不合适或者种种事由很少回家,更别提回家上坟,只有年迈的老父亲依旧坚持一个人拿着这些东西去上坟,过年回家哥哥曾提及此事,意在让父亲将上坟的仪式删减,改为时下流行的花祭或者鞠躬的形式,父亲摆摆手,说了一句“你不懂”,便沉默不语。

更改我认识的并不是多么深的书本道理。去年冬天,86岁的姥姥从睡梦中安详辞世,我们谁都没有在跟前,从小到大,爷爷奶奶过世的早,我们便在姥姥门前长大,姥爷前年离世后,姥姥的去世让我们难以接受,在这个漫长的冬天里,害怕年迈的母亲掉眼泪,我们谁都不曾提起姥姥。大年三十,母亲操劳着在厨房准备年夜饭,只听见“哇”的一声,母亲再也忍不住的哭了起来,原来一道菜、一种熟悉的味道也能让你想起至亲,想起曾经点点滴滴的爱。大年初三,我们去舅舅家,相约去姥姥的坟头看看,只是离着墓地越近,我们的心情和脚步就越沉重,到了目的地,舅舅和母亲一遍遍的不住的在寒风中掉泪,怎么劝都劝不住。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无论亲人走多远,无论我们是否提起,我们都不曾忘记已离我们远去的亲人。父亲始终坚持那样复杂的祭奠方式,又何尝不是在祭奠和传承者一种爱与思念。

我曾在龙应台的《目送》一文中读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亲人逝去,我们自然无法追,也不能追,看着父母亲人年迈的速度,请放慢思想和脚步,不要再嫌弃爱的复杂,有时候恰恰复杂是爱的一种过程。栾金灏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