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走进一方静湖园

更新时间:2016-06-07 21:49:00 来源: 作者: 浏览1596次 文字大小:

走进一方静湖园

阔远的野湖、低矮的农舍、星点的渔船、盘旋的水鸟、远处的群山……面对连天湖水和极具原始色彩的旷野,一位儒雅之士心动了,立志借湖生景,再造一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伫立武汉沙湖畔的画面与志向早已定格在一个多世纪前的历史瞬间。这位志向之人,便是刚卸任清末道员,正与友人筹建盐业公司的任桐。或许是生于江浙,浸润于小桥流水的江南,与《红楼梦》里的亭台楼阁、嶙峋瘦石、翠竹扶苏、暗影花香雅致园林文化契合的冲动,他竟然散尽家财,借景湖泊,仿红楼园林,修建了沙湖琴园,营造了一方静湖美景。

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变,那曾经美轮美奂的沙湖琴园沉沦于战火的摧残。治湖权炳虽几经更迭,理念更是几经淘洗,然而往昔的琴园仍如凤凰涅般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冬日里,夕阳斜照,我走进如今的沙湖公园,感受到了一方静湖雅园的美丽。湖的西边园门高拱,迎面的壁照仿清门楼,高低起落、白墙红柱、黑瓦凸脊、翘檐凌风,穿行其间,能感觉到历史纵深的厚重和沉淀。进门不远处,便是沙湖的一个港汊,在这港汊间,筑有土堤、建有廊桥、布有亭台,看似随意布局,却将这里赋予了灵气,冠以了雅名,土堤如横琴卧湖、亭台如泉亭松韵、廊桥如雁桥秋影……

穿行在雅致的建筑群落间,与之伴随的植物石景也充盈着雅趣美景。在港汊的湖水里,栽种着一池藕荷,虽然荷叶已凋零,荷杆已零落,然而可以想见夏天里的满塘亭亭绿荷、满池争艳荷花随湖风摇曳的美景。在不算大的港汊空间里,草坪高低起落,碧桃香樟腊梅玉兰诸树夹道相随,片片竹林随处点缀。不经意间,夕照下瞥见一簇一簇火红的兰天竹坠着串串红果,一棵一棵石楠绿树挂着嘟嘟红果,与或立或卧的太湖瘦石相映成景,叠影成趣,让人感觉到春夏虽去,果红胜花;湖石相伴,平添春色。

雅与美便有了一方静园,而托起静园的则是一方安静的湖水。沙湖为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其水域约有200多公顷,顺湖道往东南方向行走,更能感觉到湖水的气息。这里建有约2公里来长的亲水木道平台,穿行其间,可以近距离的亲近波光粼粼中的湖泊。极目远眺,可以看见黑色野鸭成群戏水、杂色斑驳花鸳鸯呢喃细语、白毛红嘴的湖鸟起伏翱翔。这些自然界的精灵,优选了沙湖作为越冬之地,这应该源于东湖与沙湖的连通,更源于长江与东湖的初步连通,使一汪湖水净化功能得以增强。湖水净了,剔除了污染的浮躁,让水润泽的沙湖公园更增添了几分宁静。

走过亲水平台,回望夕照里的沙湖美景,可以使人体会到以人水和谐理念治湖,湖水湖景便干净了、安静了、美丽了。环视林立高楼包裹着的沙湖公园,叠印着当下满街车水马龙,居家WIFI覆盖,社会快餐文化充斥的喧闹与浮躁景象,更感觉到一方静园的难能可贵。有了这一方静园,人们可以藉此安静下来,穿越时空,习静致远。(孙又欣)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