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修身”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

更新时间:2015-12-08 17:25:12 来源: 作者: 浏览1572次 文字大小:

“修身”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

刘策源

儒家典籍《大学》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将“修身”视作为人处世的第一要务,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如今,“平天下”不用了,能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能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敬业、尽职就很好了。但经典中所讲的“修身”一说是没有止境的,应该说是一辈子的事。

一辈子说很长也很长,说很短也很短,历来就有人把人的一生定义为“白驹过隙”,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一样的是人生的时间都做了什么。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老病死,生命轮回,任何人都无法逃脱自然的法则。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能够尽到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把各种责任担负好不容易,同时还有自身修炼的任务,即“修身”。

修身就是一种生命的自觉意识,包括修心修为,即生命的形而上和形而下。一个人生命的历程,就是一个修为修心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什么,就是学修为,修为自己的道德内心。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他只对两个事情心存敬畏:第一是那浩瀚无尽的宇宙,第二是人的强大的道德自律。在儒家讲就是“仁”,《论语》讲:“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修为”就是修道德自律,具体讲就是一个人的生命观、价值观,以及“慎独、慎言、慎行”。

人的生命的修为过程是没有止境的,是伴随人一生的事情,时时处处都应在修为当中,慎言慎行,努力接近圣贤的境界。在孔子的心目中以“周礼”为天下的至高法则,因此他:“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尊文王为圣人,一生践行圣人言行,用一辈子的时光去追寻和效法。只有努力修炼自己,接近圣人,才是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修身还包括物质层面上的修理、打造、修正、锻炼的意味,即像是一块玉石,只有不断的琢磨和调理、调整自己,才可以接近“善”的至高境界,才可达到如《孟子》所言:“独善其身”的理想。修理还包括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形象负有责任。即是说,一个人是个什么形象,都是自己所为,都是自己多年“打造”的“成果”。

据说“相由心生”有道理。相,是一个人长期的内心价值趋向,历经年日久以后在脸上的沉积。我们或许见过鲁迅那“刀砍斧凿”般刚正的脸,随时都在准备把“匕首”投向敌阵,若不是一个强大的内心,去“横眉泠对千夫指”,是锻造不出来的。再如巴金脸上那一个世纪的沧桑与风霜,写满了曲曲折折、冷冷暖暖的故事,见到即让人心存景仰。

《林肯传》里有一段广为人知的故事,讲的是美国林肯总统在一次面试中拒绝了一名员工,林肯对此的解释是:“我不喜欢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就应该由自己决定了。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通俗地讲就是 “修为”,一个人要主动地、持续地、不断地进行“修为”,因为“修为”就写在我们的脸上,悄悄地为我们整容、修饰。

   实现“修为”的路径很多,其中读圣贤之书,提升人生境界,应该是一个人“修为”的重要方面,历来都讲:“读书养颜”、“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读书学习,勤于修身,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