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难忘童年度夏时

更新时间:2015-08-03 11:58:07 来源: 作者: 浏览1555次 文字大小:

难忘童年度夏时

今人度夏,防暑降温离不开空调电扇,储存食物依靠冰箱冰柜,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物质生活尚不丰富,人们如何熬过炎热的夏日呢?

我自幼随父母从吉林来湖北宜都,居住枝城镇中南冶勘607队职工家属区。家属区前后8栋红砖楼房,人称“八栋房”。当年城镇居民低矮瓦房,乡间农户土坯草房,红砖楼房是众人仰望的豪宅大厦。然而楼顶无隔热层,阳光炙晒,室内闷热,人住里面像蒸笼里的肉包,午间和夜晚难以入睡,一般都到外面乘凉。

“八栋房”每栋两层,两栋一组面对,清一色红砖,像军营整齐划一。每栋三个单元,每单元八户,分大、中、小三种户型,每户按照家庭人口多少居住。受条件限制,室内无卧室客厅之分,只配一间厨房,无卫生间,整个居住区只有两所十几个蹲位的公厕。我家6口人,住大号房,里外两屋,父母睡里间,四个孩子分睡外屋两张床上。

初到南方,北方人难以适应夏季的炎热,整天像锅上的蚂蚁被烤得乱串。房后空地高耸一排白杨树,白天人们树下寻荫纳凉,风起时树叶哗啦啦的声音使人心理获得一丝凉爽。“八栋房”西侧过道较狭窄,首尾各有一座公共厕所,不论空间环境,还是空气味道,都不是避暑之地,东侧一篮球场大小的坝场,便成为人们露宿纳凉的地方。

人多地少,每逢傍晚,人们便倾巢而出,有的用长板凳架床,有的学把竹床、躺椅扛来,争占通风之地。我的父亲嫌天天搬进搬出麻烦,就用废旧铁管在空地上搭起固定床架,每天下班回来后先把凉水泼洒地面降温,再把六块杉木铺板搁在铁架上,牵挂蚊帐,晚饭后一家人在上面舒舒服服乘凉。与周围小床、躺椅相比,铁架床就像一座宫殿高高在上,四面通风。树叶丝纹不动时,父母会为我们摇蒲扇。天气特别闷热时,父亲仿佛能感觉下半夜有雨,便早早回屋,把“敌敌畏”药液撒在一小堆木头锯末上,紧闭门窗,点燃后熏杀屋内蚊虫,如果下雨我们回屋可免受蚊虫叮咬。父亲发明的铁架床引众人效仿,一时家属区高床平台,蚊帐林立,如同古寨兵营,成为镇上一道风景。

母亲微胖怕热,雨天屋内仍闷热难睡,索性把床铺垫高,与窗平行,借微风解凉,即便如此,想睡个囫囵觉也难。母亲白天去建筑工地做小工,回家还要替儿女操劳,需要充足的睡眠保障身体。父亲大胆创新,在窗前两侧搭三角铁架支撑,上铺一块木板,人悬窗外露宿。万一翻身跌落,或者铁架垮塌……我们都很担心,母亲却睡得很香。每欲阻止,母亲不以为然说:睡不好觉,人一迷糊从脚手架跳板上掉下来咋办?这话更让我揪心!

如今孩子们度夏,多半是日夜躲在空调间里,在各种屏幕前享受快乐。我小时仿佛不知什么叫热,课后疯玩,捉知了,河边戏水,有时也捡废铜乱铁去卖钱。晚上常玩一种“接电”游戏。几十个孩子分两组,每组聚在电线杆下,分别向对方发动冲击,先出去的如果不能及时返回则“电量”耗尽,就会被另一组后出发带足“电量”者“击倒”淘汰出局。更有趣的是“捉司令” 游戏。两群孩子,每群选一“司令”,然后将其隐藏,先找出对方司令的一群胜出。“司令”一般隐藏在门栋、墙角,煤堆里、乱柴垛、楼阁顶都被充分利用,但严禁躲藏屋内。游戏区域不限,小范围在两栋房之间,玩大了扩展全“八栋房”,这样捉到“司令”的难度也大。游戏中双方孩子像兵匪进村一样,东翻西找,鸡飞狗跳,如果一方耍赖把司令藏在家里,就会折腾半夜,整个家属区被孩子们喧闹得跟过年一样。

夏天晚上不仅是孩子们游戏的时光,也是女人们编织毛衣聊天的时候,而男人们则聚在路灯下打扑克、下象棋。那时打牌不像今天大小都带彩,绝对纯娱乐,虽然没有赢输压力与刺激,依然能玩到月隐西去始罢兵,意犹未尽方回家。

转眼到了盛夏离不开空调的时代,社会进步了,但人类身体对外界承受能力却脆弱得不能停一刻电、缺一滴水,少一丝风。夏日屋内不再是蒸笼,倒像是一个大冰箱,把人的四肢麻木,把人类原始情感冰冻,于是,人们又蜂一样涌向河边戏水,沿大街马拉松一样瘦身,在露天广场蝴蝶一般舞蹈……啊,生活原本就是火热的夏季,需要流汗,需要蒲扇,更需要像孩子那样保持一颗天真快乐的心!(李广彦)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