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缘文学•散文随笔】怀念路遥,琼瑶||徐生斌(陕西)
怀念路遥,琼瑶
文/徐生斌
在我的一生中,路遥和琼瑶应响了我一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还在糟糟懂懂的年龄。我看了琼瑶的《烟雨濛濛》,《一帘幽梦》巜窗外》等刊物。在似懂非懂的年龄,幻想着自己的爱情。我被文中的主人公深深地感染着。初中毕业的我,回家务农。身处秦岭深山的我,也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唯一让我开心快乐的事,是家里有一台破旧得收音机,我每天到地里总带着它,听长篇小说。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我干活听收音机,回家就看小说,有借的,有买的。大多数是借的,我如饥似渴的读着书,打发着无聊的时光。琼瑶的名子也留在了记忆里。
偶然机会,我又收听到了路遥的《人生》,
我听着小说,我彷徨过,哭过,恨过,也笑过,小说中的高加林,刘巧珍,二爷深地感染着我。十八九的年龄,也幻想自己能碰上向刘巧珍那么好的女娃娃。和自己结婚过日子。
当路遥的《平凡得世界》第一部在收音机播放的时候,我天天准时准点的收听小说。农村人对农村的人和事知道的太清楚了。土地刚下放到户没几年,村人们还是那么的喜欢帮助他人,一家盖房子,乡亲们三天五天的帮忙。人们还是那么活泼开朗。人们每天都乐呵呵的。家家户户能吃上白面馍馍了,再不会为吃饭发愁了。有了吃的,孩子都大了,破旧的小屋也住不下一家人了。人们又张罗着为孩子盖房子了。那时盖房子虽然简单,但也麻烦。得上山弄木料,做瓦。说起来简单,干起来难啊。
85年开始拉土做瓦,整整一个夏天,毛抔才做好,等弄好窖柴,十月才把瓦烧出来。一年的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懂。86年开始打土墙,大半年,三间大瓦房才盖好。傲夜操心那一样都不容易。看着父母亲们的辛苦,我只有更努力的干活心里才好受点。农民干什么都不容易。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应响着我们这代人,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而琼瑶让我对爱情有了新的认知和追求。两个人应响着我的精神世界。我在彷徨和忧伤的十字路口,有了自己的方向。我也向他们一样,爱上了文学这个行当。我也想写出更好的文字发表于报端。我也有了当作家的梦想。为情所困的少男少女们,也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92年路遥老师走了,我心中的最敬佩的大文学家走了。我哭过,惋惜过。我多么希望路遥老师活着,写出更多的作品。
如今,琼瑶女士也走了,应响我一生的作家走了。她活的明白,走的情楚,她的一生没有遗罕。她不愿被病痛折磨。她选择了把美好留在人间,她选择自杀结束了她浪漫的一生。她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
我心中最伟大的两个作家,走了。可他们的作品还应响着许多人。永远励志着我。
愿两位老师地下安息!你们永远活在我心中。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徐生斌)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人。1968年9月11日出生在灞源上村。1984年初中毕业,1985年到1987年上辽宁巜杜鹃》文学讲习所。后因生活所迫,到处打工。从去年在乡土蓝田,岚漪文苑,蓝田作家,水缘文学上发表二百多首作品。记录生活,释怀人生。喜交文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