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逛西安城墙||张天科(陕西)

更新时间:2023-05-03 21:07:26 来源: 作者: 浏览271次 文字大小:
西安城墙

文/张天科

有人说,来西安古城,不上城墙等于没来西安。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古城西安,最具古风古韵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座落于市中心,全长13.74公里的古城墙,自隋朝至唐朝多次修筑,最早能追溯到1400多年前。西安城墙的高度有12米,宽18米,宽大于高,使它固若金汤,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但凡外地游客来西安,一般都要到城墙上游览。昨天看到朋友圈发了个抖音,说的是“五一”假期,来西安旅游的有2亿人,其中有1亿人都在城墙上,人挤人,人拥人,比北京八达岭长城上的人还要多。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看到那城墙上下排着长队、拥挤不堪的人群,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么多人是在“攻城”,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我所在的城市--宝鸡距离西安不到180公里,坐车来2个多小时,坐高铁不到40分钟。虽然89——91年我在西安上过两年学,印象中也只上过一次城墙。一晃过去了30多年,其间也多次来西安,但再也没上过古城墙。
这不,今年“五一”节前,我刚好来西安办事,便带着老婆逛了小雁塔,西安博物馆,最后乘兴来到古城墙游玩。
西安古城墙墙内依土围,外临护城河,经过上千年的风吹日晒,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现有18座城门,其中主城门4座,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寓意长安永安。
我们从南边的永宁门登上古城墙,看到城墙是灰色的,外用平砖砌筑,有四层楼那么高,上面很宽,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便于雨水排放,地面可以并排跑四辆汽车呢!
我爬上台阶从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和河上正对着南门的吊桥,还有远处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汽车。北城墙外边则是一排排、一栋栋古色古香的民居,仿佛进到了古城古巷。
城墙每隔一段设有凸出的敌台,敌台上建有敌楼,是守城将士休息、瞭望和作战的场所。
城墙上的武器展览更是让我打开眼界,有抛石器、攻城塔等,成列在巍峨的城墙上,其中的火烔不但威力大、不浪费火药,还方便携带,说明我国古代的军队装备还是很强的。
当天来城墙游玩的人很多,到处都是游览观光的人群。我和老婆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在城墙上来回走着,脚下踩着瓦灰色的砖石,用手轻轻触摸着一块块古老的青砖,真不敢相信它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据说这些青砖用糯米浆制成,显得坚硬无比。常年的风吹日晒,人来人往,上面的青砖蹭明光亮,起伏不平。沿着起落有致的城墙往前走,见证这里一砖一瓦历史延续,你会感到生命的力量与人类的伟大。
时至今日,这座西安的古城墙仍然气势非凡,风范依存。每天都有人登上城墙游玩,观景拍照。它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的城池了。绝对可以和北京八达岭的古长城相媲美。西安地标城墙,无疑是光耀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国家宝藏,更是令西安声名远播的世界符号。
伫立在宽阔的城垣上,当我抚摸着凹凸古朴而沧桑的砖墙,倚栏远望,只见古城西安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繁华的景象;城墙外围,环城公园绿树成阴,郁郁葱葱,群芳吐艳,姹紫嫣红,护城河像明亮的腰带镶嵌其中,令人美不暇接。这真是现代文明与远古文明的高度融合,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就如同穿越了两个不同的时空,闻听到两个时代不同,悦耳动听的天籁之音。
历尽千年的沧桑巨变,西安的古城墙从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到国家宝藏,再到城市公共空间,已蝶变为古韵与时尚交融的城市骄傲。时至暮春时节,下到护城河边,青葱碧绿一汪水里游过洁白如玉的鸭,点缀于城砖和桥拱之间,生动极了。
沿着城墙走过安定门、含光门、勿幕门、朱雀门、文昌门,永宁门,一路人山人海,心旷神怡!
夕阳西下,城墙外面挂着一串又一串的红灯笼,非常好看。到了夜晚,上灯了,整个古城墙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各种各样的霓虹灯倒映在护城河里,流光溢彩,也非常壮观!
每当夜幕降临,城墙下的环城公园内百姓常常聚集在此欢唱,市民游客一面围观、一面合唱。最前沿的流行音符在空气中燃烧着,与城墙对望着,这是古今真实交融的梦幻时刻,这是市井生活里最摇曳生姿、最引人入胜的乐章。
现在西安古城墙已经是西安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是西安的会客厅,是外地游客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安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如今,它正敞开胸怀,以古典的心,时尚的外表,浪漫的气质,包容的精神,迎八方来客,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接踵而来,聆听着历史和现代融合后的美妙韵律!
(写于2023.5.2)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张天科


作者简介




张天科,笔名:默言 默然  默然处之 ,男,1962年4月24日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函党校经济管理班毕业,大学本科文化程度。2000年7月进入宝鸡市金台区人大机关工作,现任宝鸡市金台区人大四级调研员。爱好文学创作,常有作品见诸媒体报端,先后在《今日头条》《乡村散文》《乡愁文学社》《立法网》《陕西法制网》《中山日报文棚》《宝鸡作家》《灵壁家园网》等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共对外发表散文20多篇。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