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缘文学•散文随笔】疫情下的上海温度||VIP作家/吴明生(福建)
【散文】
疫情下的上海温度
VIP作家/吴明生
上海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上海已连续4日新增过万。至4月7日(0—24时)新增824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2039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上海每一天的新增数字就让人触目惊心!围绕上海的疫情讨论非常分裂也非常焦灼,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驰援上海的医护人员及人民子弟兵们奔扑上海抗疫,一场浩荡歼灭战已打响!我想叙述的事想让你们看看,疫情下和普通上海人有关的故事,还有这些故事的背后那些被选择性忽略的真相!
一个上海姑娘投稿说,姑娘家住虹口,父亲独居在青浦,她父亲听力严重障碍,手脚都有疾病。平时她都是自己在家做好饭再给父亲送过去,但因为疫情隔离,她已经有一周没给父亲送饭了,老人已经困难到在家干吃米饭,她想送点儿烧好的饭菜过去,可配送费加价到100块都没有人接单。情急之下,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求助前一天给他家送菜的叮咚小哥。没想到,小哥听到之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虹口到青浦的距离近30公里,骑电瓶车要近二个小时。骑到一半路程的时候,电瓶车没电了,他不得不绕路找地方换电瓶车,翻了倍跨城去送餐,时不时还要停下来配合检查通行证和核酸报告。最后几公里遇上道路封控,车进不去,他只能拎着两大包食物徒步走到老人住的小区。小哥07:15出发,到了青浦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半了,因为老人听力问题没有办法接电话,小哥又联系居委会两头忙活了半个小时,直到12点才成功将食物转交到老人手上,家属安心了,小哥还要推着没电的车返回虹口。最后,他半夜两点多才到达住处,累的倒头就睡着。姑娘给小哥转了双倍的报酬,可小哥却怎么都不肯收,姑娘只好无奈给他充了话费。媒体找到这位叫于中的小哥时,他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应该去做这件事。你看,悉数温暖总是更容易被人忽略,就像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就像娱乐,让你看见一个被120拒绝的老人不幸离世了,但是却有更多人被救助的信息却淹没在信息的洪流里。你没看到小孩子被隔离方舱里的大白围成圈,给过生日的小朋友唱生日歌,你没看到,浦西还没封城的时候,一个早餐店老板说,今天我们的包子只送不卖了。你没看到一位本地大爷坐在楼道里等着一个个租客。给他们发200块钱的补贴。他说,疫情无情人有情,我想缓解孩子们的压力,你也没有看到有位房东得知租客,因为疫情隔离,店面一直没有营业,便主动找到租客,退还了他未营业期间的9000块房租费,他说,都是外地来上海的,都不容易,你更没有看到一位援沪大白发朋友圈儿为自己庆生。配图是一根牙签插在玉米上,因为工作关系加到大白微信的上海民警看到后便送来提拉米苏榴莲千层来为大白庆生,他说,人家能来我们这里帮忙,很感动,我们应该感恩……
还有一位沪漂姑娘,因为楼栋封锁,没有来得及囤物资,左邻右舍知道之后,在大家都缺物资的情况下,自发组织起来,给他们这些租户送蔬菜,鸡蛋、肉类、水果、面包和油。我说这才是上海的温度,而不是网上各种负面新闻。还是一个外地到上海打工的小伙子,因为小区封控,他买不到米买不到菜,马上就要断炊了,于是就在楼栋群里问了一句:“哪里可以买到米面?”没想到这句话,竟然被房东阿姨看到了,不一会儿,房东阿姨就送来了很多菜和米。而让小伙子感动的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没想到楼栋里的许多居民,竟然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需要什么来我家拿,2804。”“我们这里有面包泡面,2303。”还有一个女孩哭诉,自己的父亲本应该每周做三次血透,但因为小区风控管理,已经四天没有做血透,求助发出去半小时,她的父亲在当天就做上了血透,并且社区和卫健委还就此设置了专门的就诊点。他们组织摸排,并通知了该区所有的血透病人,确保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就诊,所以你看,这座城市的温暖和爱从不曾缺失,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醒目的黑点,你不能因此说这张纸是黑的。如今上海依然深陷争议和批评,可还是那句话,不可因为一叶障目就真的不见泰山。我们骨子里的义勇,永不会让我们对生命的兄弟姐妹袖手旁观。时已四月上海有爱,我们也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生机盎然的春暖四月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明生,男。网名:南风民声。福建南平市建阳区人。酷爱文学创作。系中国小小说协会会员,南平市作协会员。南平建阳考亭文学研究会会员。已在各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散文网》《华文原创文学》《今日作家》《上海文坛》《当代文艺》《作家地带》《文艺作家》《水缘文学》《首都文学》《人民作家》《环球经典文学》《东方散文杂志》《作家》《沿海文学》《西南文学》《华中文学》等平台发表小说,散文百余篇。
评论 |
|